第一百一十四章 李纲的战绩(2/3)
李纲却理直气壮道:“杨勇本来就是个资质平庸的常人,假如他能有贤明的人辅佐,未尝不是一个合格的接班人。
如今朝堂上有的是贤臣,你为何搞一些声色犬马之徒放在太子身边?
您这些年对太子的训导尽心了吗?这哪里是太子的罪过?分明是您的过失。”
自古大臣给皇帝背锅,而李纲非要让隋文帝当背锅侠,而且说得那么理直气壮。
后面李纲大获全胜,还被提拔为尚书右丞。
大业末年天下大乱,鄠县出现了一支起义军,首领叫何潘仁,就是后来被李渊的女儿平阳昭公主招降的那位。
何潘仁也懂得招募人才,于是就近取材,把70岁的李纲虏获过来,逼他给自己当了秘书长。
李渊进入关中后,李纲作为义师的一部分前来拜谒。
两朝元老李纲前来拜见,李渊很高兴,给李纲开出了大价码:丞相府司录,封新昌县公。第二年李渊登基,又提拔李纲为礼部尚书、太子詹事。
后来李纲重操旧业,出任东宫属官,辅佐太子李建成。
李纲由于提出了一些反对意见,不符合李建成的心思,一条也没被接纳。
于是老头生气了,一封辞职书就递到了李渊案头。
不听李纲话的太子都有厄运,也或许李纲本就是“太子杀手”,李建成既杨勇之后,成了第二位被李纲“辅佐死”的太子爷。
如今是贞观四年,李纲83岁了,孙子也抱不动了,腿脚也挺不方便,但还是被李二抬着。
以太子少师的身份又进了东宫,这次他辅佐的对象是新主人李承乾。
望着眼前这个传奇老人,李跃一时间有些失神。
据说承乾一直和老头处的的不错,毕竟现在承乾还是个11岁的好娃娃,乖巧得很。
说话都轻声细语的,根本没有一点性情大变的迹象。
李跃正在走神,却被一旁案几的承乾戳了一下。
“李跃,先生问你课业呢,你都发什么呆呀!”
“蛤??”
李跃回过神来见老李纲正笑嘻嘻的望着他,随后又重复了一遍刚才说的话,“李跃,老夫早就在朝堂上听说你是高人子弟,行军打仗计算粮草更是张口就来,陛下说你有一身不出世的才学,只是不知你经学掌握的如何?”
“啊这……”
李跃尴尬了起来,经学,是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字词含义,阐发其义理的学问。
汉代以来,儒家学说占统治地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