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不谋而合思未来(2/6)
“到达终点”有两个版本。在凄凉的版本中,知识被自然规律或超自然意志束缚着,进步是暂时的阶段。虽然这种思想按我的定义是彻底的悲观主义,它的名字却是花样繁多,其中包括“乐观主义”,对于过去的大多数世界观,它都是其中的一部分。
在乐观的版本中,所有剩下的无知都会很快被消除,或局限于无足轻重的领域。这种思想在形式上是乐观的,但越是仔细探究,它实际上就会显得越悲观。
例如在政治方面,空想社会主义者们承诺,有限数量的已知改变就能让人类状况臻于完善。众所周知,这种想法是通往教条主义和的不二法门。
过去的未来——也就是我们的现在——将极度缺乏解释性知识,缺乏到我们无法想象的程度。
当时已经知道的许多现象,如引力、化学元素的性质、太阳的光辉,都还没有得到解释。他声称,这些现象将永远只是事实或经验法则,人们会记住它们,但永远不会理解它们,也不会通过研究它们获得什么成果。
对过去很多年存在的基础知识来说,它的每一个这样的前沿都是一道屏障,屏障之外的东西都是不能解释的。
不会有原子内部结构之类的东西,不会有时间和空间的动力学,不会有宇宙学这样的学科,不会有引力或电磁方程的解释,不会有物理学与计算理论之间的关联……世界的最深结构将是一个不可解释的、以人类为中心的边界,刚好与14年的物理学家们认为他们理解的边界重合。
在边界以内,没有什么东西(比方说引力的作用力)会变成重大错误。
我经常想,假如我们从一开始就把理论称为“错误观念”,而不是在发现了新理论之后才把原来的理论称为错误观念,人们也许能更好地理解科学的本质。
这样我们就可以说,爱因斯坦的引力错误观念是牛顿错误观念的改进版本,后者又是开普勒错误观念的改进版本。
新达尔文主义进化错误观念是达尔文错误观念的改进版本,后者又是错误观念的改进版本。如果人们这样思考,也许就都会记得,科学从来不要求一贯正确或最终定论。
更实用地强调上述真理的方式也许是,把知识(所有知识,不仅是科学知识)增长表述成从问题到更好的问题的持续过渡,而不是从问题到解决方案,或从理论到更好的理论。
这是我强调的有关“问题”的积极概念。由于爱因斯坦的发现,我们现在的物理学问题比爱因斯坦本人的问题体现了更多的知识。
他的问题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