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责任捆绑(2/4)
保障的时间,就是八年。万一,刚到三十,李承乾就嘎了呢?说不准的。难达不惑,就是一定活不到四十岁,为什么不说三十岁上下呢?因为,三十而立,既然是不到不惑,那就一定能够抵达三十而立这个阶段。三十之后,就不好说了,每一天死亡都可能降临。
承明二年转眼来到,郑丽婉也下达了有关针对长安经济圈‘人口规划’的懿旨,以及陆续责令三省踌躇出‘高句丽引入三六九等制度’和‘促进国内奴隶置换’的方案。而与此同时,经过承明一年的不断努力,镇**五支军团陆续正式成立,大量军备成功交付。
李承乾随后与中央都督府商议后,率先规划了西南镇**、西部镇**、西北镇**、北部镇**、东北镇**,上将军分别由阿史那.社尔、张士贵、契苾何力、席君买、冯智戴五人出任上将军一职,正式开始履行军区制度,拱卫大唐边疆地区百姓们的生活安全。
紧随其后,是中央都督府、兵部、户部前往立政殿,同郑丽婉商议有关军区补给路线的设立,以及相关后勤维持的制度。对此,郑丽婉直接甩给三帮人马一份方案。
镇**军区后勤保障制度:
1.军区按照年度,上报开销报备。秋季统筹,中央发出。沿海军区,采取海运补给。
2.军区每个季度分别由上将军、监军、五曹参军事递交有关军区军备、物资、边境情况等报备。
3.额外增设‘军区巡察使’,不对外公开,不定时暗访。人员选定,由百斯骑派遣,无关部门无权过问,无皇权特许、无故插手军区巡查者,一律流放严惩。
4.军区补给路线,尽量设立多条规划,军区补给分批运输,由军区上将军、监军、五曹参军事签收。
5.军区增设工事,一切额外军事开支,需递交中央都督府与兵部,转交皇帝审查,后刑部、御史台、大理寺查证督促,户部拨出特款。
足以见得,郑丽婉这位皇后,对军区的监控力度那是更严苛。‘军区巡察使’都不和三省商议了,直接从百斯骑派可还行?!百斯骑是啥?皇帝的直属私人特务组织!独立于朝廷军政双方外的一个系统。而且,在军区的需求上,也是层层严格,军区补给直接扯上中央都督府、兵部、刑部、御史台、大理寺、户部几个部门,一旦一个军区出现虚报、瞒报等事迹,尼玛这些部门全部都要遭殃,换言之连坐制度。百斯骑负责军区的巡查,这里面为皇权提供了太多的可操作空间了。说句实话,大家多看几遍,都能看出这个漏洞,因为百斯骑的法和理,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