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大凌河调度(3/4)
面更精彩!董兴觉得尽管升了官,但还是比较郁闷。
其实比董兴更郁闷的是张信张镇长。
朱植没给安排位置,也没给他派大活,仍旧让他驾着皇帝送的马车拉着两个小美女跟在队伍后面,越走越郁闷。
他心道:“那张石、大能都是一起来的,听说都封了千户,我这个百户不提拔倒算了,怎么沦为了马夫?”
其实这还真冤枉了朱植。
朱植本来是给他留有位置的,但是恼火他办事拖拖拉拉,就决定暂时给他晾在那里,观察观察再说。
行走之前,辽王先和平易、盛凡和吴杰开了个短会,对留守人员、物资也作了安排:
“我给大家留了二万斤盐、二万斤茶、四百头耕牛、五百头羊,军粮也管三个月,后面的军粮由户部调拨。”
“我把自己在外历练时遇到的种植高人宋有才和山东来招募来的一百户农民留下来,帮助指导士兵们如何种田。鲁王府来的工匠留下协助修建房屋、打造农具等器物,渔民留下来给大家打足十天鱼后再到广宁。”
“你们尽快完成二万亩麦田的开垦,并在半个月内完成春耕,然后就着手凌海城的建设工作。”
“估计再过一到两个月,左军都督府批准成立屯卫的批文和兵部的委任书就要到了,晋王和山西方面可能还要送十万移民人过来。凌海这边可以从中优先挑选三千户作为军垦户。等吴杰水师建好水渠,还可以再种一万亩水稻。”
“今后辽王府不仅要在大凌河附近种植水稻,还要在广宁周边也种上水稻,把辽东变成鱼米之乡、塞外江南。”
“至于到时候会给你们几个什么官,我现在也不好作出具体承诺,绝对比现在的官大……”
你听辽王把这前景描绘的多美,大饼画的多圆。
平易、盛凡终于有了点信心,点头称是,不过表情还是有些敷衍。
大家觉得虽然辽王关于种植水稻的指导意见有些离谱,但等辽王走后,大家搞个变通,多种点小麦、杂粮,总可以吧。
其实,对于在辽东种植水稻,吃惯东北大米的后世人觉得简单得不要不要的,可是在当时绝对是匪夷所思。
有意思的是,华夏先民在东北培育水稻可以追溯到史前时代,辽东、辽西都遗留有种植水稻的遗迹。
到了唐朝时期,辽东的渤海国更是以盛产水稻着称,而且处于比现在的辽西还寒冷的牡丹江、图们江一带。
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渤海国被契丹灭亡,水稻文明也被轮番上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