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章 军心士气(3/4)
五年以上的,基本上还活着的,都已经步入中产阶级。
大宋的中产阶级,也就是家中有房屋,有田亩,有些余财,基本上是大几百贯身家。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有些运气好的,甚至能家财千贯。
毕竟梁山除了军饷,还有战场上缴获封赏和人头折算。
吃饱的老虎,攻击性不强,家里有钱的情况下,自然不太愿意拼命,除非是保护家财的时候。
但是刚上山,嗯,现在应该说是移民梁山治下的这群百姓,则不同。
斗米恩升米仇的糟心事太多,所以梁山从来不做慈善的。
转移这些百姓固然是做好事,但是,可以理解成,这是双赢的一笔生意。
迁移来的赤贫百姓,粮食是借的,房屋也是要作价卖给你的,田地是要收税的。
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固然是能活下来,但是确实算不上富裕,尤其是前两年,能把梁山的债务还清就不错了。
当然,从一个活不下来的环境,到能活下来,已经算是不错了。
但是人是不是幸福是来自对比的,不仅是纵向对比自己的过去还有现在,他也会横向对比自己和左邻右舍。
为了保护迁移百姓的安全,大部分村落是会新老交替安排的,其中自然有军属。
痛苦也是来自于人与人之间的对比,如果大家都是勉强只能活下来的样子,那自然也就没有什么想法。
但是现在,明显不是啊。
若是当兵四五年,便能攒下大几百贯的家财,那自然就有想法参军。
这也和梁山如今的大环境变换有些关系。
最开始移民济州岛的时候,开荒的百姓也是能挣到钱的,或者说为了鼓励这种开荒,资源分配倾斜力度就大,自然的,济州岛上如今家中富裕的就不少。
但是如今这样的机会是越来越少的。
如今迁移的百姓,只有分配到极困苦的环境,比如说辽东北部区域,不仅冷,还有战争风险,才会有各种补贴、福利、税收减免等等。
若是迁移到高丽半岛或者琉球岛的,这些都是没有的。
不仅仅是梁山的政策,还有赚钱的难易程度也不同。
按照当初萧嘉穗政和三年做的测算,普通的四口之家,在梁山一年的收入,能达到百贯。
但是现在很难了。
连续几年的丰收,让粮食卖不出高价来。
哪怕梁山官方一直在努力建设仓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