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蒋兴,蒋兴祖(3/6)
到底是个仁人君子,没有许贯忠心眼多,人家早有察觉。
当然自从张叔夜之后,王烨对大宋忠臣过敏,只是眼前这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倒是颇有些民为贵,君为轻,社稷次之的传统儒生风范。
寒暄完毕,这聊天就很快的步入正题了,只是这话题引入还是有些高端的。
蒋兴祖:“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要不说跟文人交流是有些费劲的,如果不是王烨还算书读的多,记忆力也好,很多事情真不好聊。
王烨笑了笑,说道,“《道德经》虽说也有治国之道,但是实在是有些模糊朦胧了,自韩王赵普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典故一出,读道德经的倒是少了些。”
“小可说这些不是显摆学问,武侯当年说自己博览群书,不求甚解,如今思之,甚好。说这些只是想跟寨主说说治理全州,我所思所想罢了。”
王烨皱眉想了想,道家无为治国的话,在王烨看来还是有待商榷的,“以信为官衙立足之根本自然是对的,当然我更愿意称呼这个为公信力,只有官衙有信,才能有威。只是所谓治民,以私观之,民生有道既可。”
蒋兴祖:“何为有道?”
“所谓道,是说的高端了些,俗些讲,就是秩序、体系、运转规则之类,百姓也好,官员也好,都知道自己该做什么,怎么做?不能做什么。然后又有监管,让他们这么去做,则天下太平。这才是我认为的真正的‘太上,不知有之’。真没了规矩,那就是天下大乱。”
蒋兴祖点了点头,“近乎于法家之言。”
王烨:“法家儒家的,实际也没分那么清,儒家强调的人道大伦,包括后人补充的纲常,实际也是规则的一种,类似普世价值观对人行为的约束。”
“何谓普世价值观?”不懂就问,蒋兴祖是个好学的。
“就是大家约定俗成的共同认知,比如乐于助人,比如尊老爱幼这些。”
蒋兴祖点了点头,虽然和理解的略微有些差别,但是大略懂了。
“那主公以为,‘天行有常’和‘制天命而用之’如何?”从寨主到主公,切换的极为自然。
“荀子是小可极为喜欢的儒家先贤,他所主张的礼法并施我个人很喜欢,而且蒋兄所说这两句体现出的人定胜天的意思,在我看来跟拗相公的‘天命不足恤’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