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出征(3/5)
——西夏最着名的骑兵,有着三千人的重骑兵军团,分为十队,每队300人,队有队长,担任队长的“皆一时之悍将”。在战斗中“以铁骑为前军,乘善马,重甲,刺斫不入;用钩索绞联,虽死马上不坠。遇战则先出铁骑突阵,阵乱则冲击之;步兵挟骑以进”。
《宋史·兵志》四记载:西夏“有平夏骑兵,谓之‘铁鹞子’者,百里而走,千里而期,最能倏往忽来,若电击云飞。每于平原驰骋之处遇敌,则多用铁鹞子以为冲冒奔突之兵”。
在金国骑兵还没有开始横扫这片大陆的时候,铁鹞子大概就是骑兵战斗力的天花板了!
韩世忠略微沉吟,又看了看训练骑射的燕云骑,拱手回道,“如果是三十年前的铁鹞子,大略是比今日的燕云骑要强,如今的铁鹞子,倒是不好评判了,只是铁鹞子是重甲铁骑,冲阵破阵极强,燕云骑骑射无双,正面凿阵不免可惜。”
“凿阵是最后的手段,死伤必重,燕云骑适合追击,适合护翼步兵,适合做斥候,唯独不适合正面冲阵。”王烨皱眉说道,这也是王烨心心念念具装铁骑的原因。
徐宁在旁边听的真切,开口说道,“冲阵用重装步兵也可,正面战场胜了,燕云骑用作追击也是极好的。”
打造具装铁骑是大工程,而在很多时候,不成规模的具装骑兵又不能达成既定的战略目标,这样就很容易造成重大的战略损失。
“倒是忘了,徐教师家传钩镰枪,就是应对具装铁骑的。”
“寨主说笑了,具装铁骑哪里是那么好应对的,重骑兵冲锋,势不可挡,单匹战马就有千斤重,可不是什么兵都能坦然面对必死的局面的!”徐宁苦笑道。
重装骑兵贵,自然有贵的道理。
这么说吧,就是再厚重的军阵,面对具装骑兵冲锋,也必然是死伤惨重,只有两三层的军阵挡住了具装铁骑的冲锋势头,后面才可以用步兵去弄死重装骑兵,至于钩镰枪,不过是方便钩马蹄的一种手段罢了,如果真的能应对具装骑兵,俺徐宁又为何是一区区教师,禁军又为何是以长枪,大斧,大刀为主要兵器。
钩镰枪应对骑兵,只有他们速度降下来,或者是特殊地形埋伏才成,旷野平原无用的,哪里就是专门应对具装铁骑的了?!
韩世忠自然也是明白的,“应对骑兵,神臂弩为上,某家观之,我梁山步兵,一营千人有两都神臂弩,足矣应对一般骑兵冲锋了。”
梁山无论是骑兵,还是步兵,都给了韩世忠还有徐宁一个惊喜,在大宋能听军令的就是合格的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