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人工智能:小木(1/5)
“我很欣慰,看到现在的年轻人,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长江后浪推前浪,我们这些前浪,甘愿被拍在沙滩上,我在你们的身上,看到了祖国的未来。”
刘绍明不愧是教授,他很快就调整好了心态,承认了自己的不足。
以前,他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没人能教他们。
现在的孩子,算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知识和眼界都拓宽了,有天才超越他们,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
“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没有前辈的盲人摸象,就没有现在的我们。”
李想也很谦虚,他非常敬佩老一辈摸索技术的革命先贤,他们才是脚踏实地实事求是努力拼搏的人。
不像是他,轻轻松松,就将别人一辈子也学不完的知识,一股脑儿学会了。
开挂是可耻的(除了自己)。
一时开挂一时爽,一直开挂一直爽。
“咱们项目组,有了李想同志的加入,我已经看到胜利的曙光了。”项辉也非常高兴,来了一个比刘教授还要厉害的技术专家,他们的研发速度将会加快不少。
而且,年轻就是好,李想刚刚完成一幅照片的速度,是刘教授的三倍。
刚刚还有些瞧不上李想的他,此时就连称呼都变了,改叫李想同志了。
“好了好了,大家都散了,回到各自的岗位上去,该干嘛干嘛。”
项辉见大家还都凑在这边,于是便将大家都哄回去自己的工位上干活,热闹也看够了,该继续干活了。
等大家都离开了,项辉这才对着李想说道:“李想同志……”
“项教授叫我小李就行,亲切一些。”
“那行,我就托大,叫你一声小李,你的工作室我们前两天已经打扫出来了,你在那工作,没人能打扰到你。”
在进行颅骨复原术,需要有一个安静不被外界打扰的环境,在听到范永林说还会再来一個专家过来,加快研发进度,他们是翘首以盼,早早地把工作室收拾了出来。
“那行,谢谢项教授了。”
走进自己的工作室,里面除了一台电脑以外,和一个画架工作台,基本上就没什么别的东西了。
工作室的位置比较偏,但胜在没人能吵到他。
他对这个工作室还是比较满意的。
“另外,我再给你配一个助理,你取样和做一些跑腿的事情,都可以吩咐他去做,我打个电话,把他叫过来。”
不一会儿,门外走进来一个年纪和李想相仿的年轻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