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擂台风波(1/9)
自从梁甫寅单挑输给托马斯后,他总是心有不甘。一开始,他觉得是那个家伙太高大了,力气也像蛮牛。可是他细细思量,终究是自己打拳毫无章法。拳击、散打,亦或泰拳、柔道,无论哪一种格斗术,都是一门包含精密逻辑和科学系统的搏击学科。后来,他听说苗卓成两招就ko了那个趾高气昂、不可一世的托马斯后,就天天缠着苗卓成教他打拳。三天后,他们这个小队结束了一天的训练,苗卓成和梁甫寅在傍晚时分来到了连部的拳击房。
“外国人的体质比较高大,所以他们练习拳击后,每出一拳都劲道十足。”苗卓成说,“然而我们中国人的体质,的确是比他们要差一些。但是我们也有我们的优点,我们手脚协调,柔韧性要比他们强。我国一位民国时期的伟大格斗家说过:‘柔缺刚,是攻而不克;刚缺柔,是浪费力气。’,所以刚和柔都很重要。”
“那么我应该学哪种格斗术呢?”梁甫寅问。
“那就要看你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是击杀对方,还是击倒对方?”苗卓成说。
“哈哈,击杀别人也太残忍了吧。”梁甫寅思考了一会儿说,“能让我击倒对方就足够了。”
“那么我建议你学散打。”苗卓成说,“这是一种以小博大的格斗术,而且是我们的国粹。但是,你要记住,不管是我国的散打,还是j国的柔道,亦或是泰拳、拳击之类,只要练得够火候,都能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击倒对方。这是我的亲身经历。”
“那好吧,就学散打。”梁甫寅就像只好奇的猫,又问道,“对了,为什么你懂这么多格斗术?”
“以前在sdu,散打、泰拳、柔道、拳击都略有涉猎。”苗卓成说,“对了,你今年多大?”
“二十八。”梁甫寅说。
“年龄虽然大了点,但不要紧。”苗卓成说,“只要能刻苦训练,还是能学会。好了,去戴起拳击手套,我从最基本的开始教你。”
他俩在拳击房里钨丝灯的蛋黄光线的照映下,忽而挥拳空击,忽而做俯卧撑和仰卧起坐,忽而又前后移动、左闪右滑。这只是一些基础训练,远远没有进入正题。可是苗卓成教得很耐心,梁甫寅练得也很用心。突然,苗卓成说:“好了,现在脱下拳击手套,去外面操场跑步。”梁甫寅脱掉拳套,来到外面,即刻跑了起来。苗卓成亦跟随在他的身后跑。
“怎么你也和我一起跑吗?”梁甫寅喘着粗气问。
“我也得保持体能训练。”苗卓成指导他说,“调整好呼吸,少说话,四步一呼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