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二十多年前的双贵妃争宠(2/3)
以黄澄纸装订,纸张已经泛黄发脆,仿佛一碰就要碎掉。
林轩久打开第一页,心脏陡然缩紧。
竟然还不是普通的医案,而是宫里头御用的,上头还有太医院的御章,脱色的厉害,勉强可见。
“新历惠元五年,五月二十,受召进宫,同黎景、游傅虹,为孙贵妃诊脉。
确定已有两个月身孕。
太上皇大赏,责令游太医负责孙贵妃孕期安胎。”
惠元五年,是当今圣上清平帝正式登基的第二年,还没有皇长子,故此孙贵妃这个孩子备受重视。
清平帝是先帝的幼子,之所以能轮到他继承大统,完全是因为先帝太能活了。
先帝大行时,七十有六,在清平帝之前,太子换了四个,没一个活过先帝,一个又一个的死在了先帝之前。
后来先帝实在年纪大了,还是身体倍儿棒,选择了退位,让当时才十多岁的清平帝白捡了个大便宜。
先帝一直到了惠元十年的三月,也就是清平帝登基后第六年才过世。
林轩久之前听谢东湘讲过很多前朝历史,还听他念叨过。
先皇是个厉害的皇帝,极有手段,在他治下,名门望族们一个个被压的跟孙猴子似的。
清平帝的兄长们,也都是厉害人,一个个野心勃勃的,可清平帝却资质平平,仅有守成之材。
可厉害的儿子们都老死了,先帝选了清平帝,就不得不扶持寒门出身的清流人家,给他铺路,孙家就是其中翘楚。
孙家并非世家出身,原就是个毫无根基的寒门家族,出了孙博崖这个少年尚书之后,硬是被先帝给捧起来了。
后来清平帝听从先皇的遗嘱,要亲寒门,打压氏族,于是孙家一再坐大,到现在只手遮天的地步。
可在赵儒亭的医案里的时间上,孙家也只是个新晋的暴发户罢了,孙皇后还是个贵妃,没有爬上后位。
林轩久仔细的翻过医案,不由蹙眉。
赵儒亭仔细记录了自己每一次去孙皇后宫中,为她请脉的结果。
看起来孙皇后这一胎怀的很不稳啊,从三个月时候就有出血,孙皇后惯用的那个太医游傅虹,每每搞不定,就跑来求助赵儒亭。
截止到孙皇后怀孕第五个月时候,赵儒亭已经以气针为她稳胎九次。
而胎像不稳,很多也都是孙皇后自己作的。
譬如这条“七月五,孙贵妃由束腰太紧,导致胎儿有滑落风险。
急召某进宫,遂以艾草针刺稳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