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荆州变革(2/3)
官道边,每间隔三里地修建一个避雨的亭子,荆州虽然不大,可也纵横千里,各郡各县之间的官道加起来几千里还是有的。
黄承彦有些担心“这亭子的作用我是理解的,南方多雨,行人避雨方便,初心值得称赞。但是恐怕最少也得一千多座,造价是不是有点大?”
“这个也核算过,木材官府有储备,无非就是木匠的人工费用。一个长亭需要五贯钱左右的人工费用。官府能负担的起,各县士绅,商行如果乐意捐赠,这个亭子就可以由他们来命名。”
大家纷纷点头,商行士绅这点小钱还是能出的,捐个三五个亭子不值什么钱,但是流芳百世。
也有人提议了“会不会有流民住在亭子里不走了?这样就起不到避雨的效果了。”
诸葛亮笑了“大家放心,今年荆州虽然没有恢复元气,但是山区里推广的红薯、温侯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亩产上万斤之多,都能吃饱喝足,流民少之又少。更何况铁马巡逻军每日巡逻,如果遇到流民会安排救助,不会让他们住在三里亭里的。”
这一条也是全部通过,花钱不多,还能给自己留个好名声,许多人已经盘算要捐几座了。
第三条,提倡喝开水,严禁喝生水、严禁生吃鱼虾。
主要针对的是普通百姓、农民。他们生活小节上不注意,尤其是农田里干活累了,经常大口大口的喝生水,酿成了血虫病高发,导致许多人三四十岁年纪轻轻的就死去了。生活习惯上要求百姓做出巨大的变化,喜欢喝凉水也可以,烧开,冷凉就行了。
这条名士们都没发表意见,因为他们都是喝开水的。唯有喜欢醉蟹子、醉虾的有些不乐意。不过官府也说了,只约束酒楼饭店,你自己非要想吃也没办法,但是感染生病的几率很高。
第四条,各地发动人力物力,捕捞钉螺。进行深埋、晒干、火烧等处理。
第五条,散养牲口加强管理,烈性犬、大狗必须拴养或者笼养。养的狗伤人,狗主人同罪。城里一律不许鸡鸭猪羊上街,农村也要适当约束。
士绅名流们有些不乐意了“我家的狗,狗偷偷跑出去咬死人了,我还得偿命?这也太重了点。”
诸葛亮笑笑“假如,农民的水牛没管理好,把你撞死了,你家人会怎么样?”
“那自然是把水牛打死,农民抓了报关抵命。”
“这不就是了,士绅是名流,理应更加的优秀。这项规定不是想让谁抵命的,是约束大家养烈性犬的管好自己的狗。富人守规矩,穷人有尊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