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六节 准备反击-研制秘密杀器(5/5)
使明朝军队的火铳没发挥应有的作用。幸好我们在一处土硝洞中又配了些火药。最好,今天在洞中再炼些火药,以备不时之需啊。“好,一会儿就让火器营的弟兄们忙活一下,熬制些火药。”赵武吩咐孙亮道。“我这就去安排,还有,把水带中都装满水,前面可能没有咱们能够饮用的水了。”,我嘱咐道,“把车上的草料中放一些冬瓜、白菜之类的蔬菜。”“得咧,您就瞧好吧。”就这样,弟兄们吃完饭后,开始熬制土硝,制作火药。并且准备淡水和蔬菜。
在洞中,我们尽可能多的制作土硝等火药应用之物,因为我们知道,这玩意是对付机动性强的游牧骑兵最有效果的武器了。不仅如此,我还根据戚继光《纪效新书》的记载,多加制作狼铣,就是加长版的狼牙棒。狼铣简单易学,而且一寸长一寸强,况且浑身是刺,看着就难对付。还有,制作三棱刺刀,这东西放血快,一扎身体就一个血窟窿,止都止不住。将三棱刺绑在长枪口上,寒光闪闪。还有明军中的大杀器,火箭厢车,估计是现代火箭炮的始祖了,点燃之后,万箭齐发,火箭喷着火蛇飞向敌营而去。
前方战事吃紧,必须抓紧训练新兵器,特别是人手有限,必须避免不必要的伤亡才行。就在洞口处,多次演练戚继光《纪效新书》中对付蒙古骑兵的方法,加大协同作战能力。加大首轮火铳射击后的二次进攻能力。
结合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蒙古王爷僧格林沁两万蒙古骑兵被英法联军消灭于北京通州的历史事件。对付蒙古骑兵就是要消除畏惧心理,备足火药武器,不断的排枪射击。清政府举全国之力才勉强凑齐几万骑兵,更何况此时还没有实际完全统一的瓦剌。所以,只要战术得当,不足为虑。
“报告大哥,山下面有小股瓦剌骑兵经过,是否予以歼灭?”巡哨士兵前来报告。“具体位置,人数。”我问道。“三十多人,赶着羊群,刚刚进入山口。”哨兵答到。“有羊?把这股敌军消灭掉,尤其是别让羊跑了。待随我观看。”
趴在山口下望,果然三十几个瓦剌骑兵赶着百十只羊,奔南走着。“来啊,如此这般,这般如此,务必予以全歼。进攻!
随着鼓声响起,火铳瞄准后的咚咚声,时间不大就将这三十几个瓦剌骑兵全部消灭掉了。而且有几个是被我们的新式武器狼铣和三棱刺直接杀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