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底火(2/3)
底火实在太难了。现代子弹底火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当枪械撞针猛烈撞击底火时,装填在底火里面的“烈性炸药”就会在这股撞击力下发生爆炸,从而激发弹壳内的发射药。
这种“烈性炸药”的学名叫做叠氮化铅,即Pb(N3)2,人们习惯称之为叠氮铅或者三氮铅,它的形状为白色短柱状晶体。王休现在面临的两个问题,一个是子弹帽的结构,虽然很简单,但是因为子弹帽太小,不易加工,王休放弃了小口径子弹,直接就选择了7.62毫米的步枪弹,这也是后世大部分步枪采用的子弹口径。
后世比较有名的步枪,比如莫辛纳甘、AK系列、98K、八一步等几乎都使用7.62毫米口径的子弹。
最大的难题就是底火药,也就是叠氮化铅,叠氮化铅由硝酸铅与氮化钠的水溶液作用而制得,这东西不但用于制造子弹底火,还用于汽车安全气囊。
安全气囊要求在事故发生瞬间弹出,以保护乘员的生命安全,所以气囊必须具备在0.3秒内完成100%充气的能力。
而这样的能力只有炸药具备,因此汽车安全气囊的充气装置内装填了0.8克左右叠氮铅炸药。
当外部传感器感应到汽车受到撞击时,就会给充气装置内的叠氮铅炸药通电,炸药在爆炸瞬间就完成了气囊的弹出和充气。
可是以大齐现在的工艺技术水准,想造出这东西实在是太难了,最后王休还是无奈的放弃了,转头研究起了雷酸汞底火,这是一种十九世纪使用的材料。好在有硝石矿,难点就转成如何制造出硝酸。有了硝酸其他步骤就简单了许多。
除了天天搞研究之外,王休也没忘记去找程素素,感情是相处出来,王休规定了每工作六天,就必须休息一天的制度,并要求工业园、西山、养殖场农场那边都必须 执行。
研究过程中,周聪表示他很感兴趣,于是也加入进来,王休发现,周聪很有化学天赋,自己讲的东西,这小子一听就能记住,而且动手能力非常强,不像黄鼠狼,教啥啥不会,说啥啥也记不住。
这天上午,王休和周聪做着试验,杨伦跑来找到王休。
一见面杨伦就质问王休。
“王休,听说突厥惹的战争赔款的黄金、白银全都拉你那边去了,你小子想干什么?”
王休一听就高兴的跳了起来。没回答杨伦的问题,反倒是问道:
“什么时候拉来的?”
杨伦没好气的说道:“这会还在拉呢。”
王休高兴的一溜烟跑出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