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弹棉花(2/3)
除王休外所有人都蒙上了耳朵,这声音也太难听了。
本来郑爽都想离远点的,可见到王休认真的模样,还是留了下来,只有姜一兴目不转睛的盯着王休。
这些棉花是他千辛万苦弄来的,如果真的能像王休说的那样,功德无量。
随着王休的动作,原本死板板的棉花开始变得蓬松起来,王休满怀激动,额的天哪,以后有棉衣穿了。
又弹了一会,王休始终年幼体弱,逐渐体力不支,姜一兴上前一把接过棉花弓,接着弹了起来,一会后就完全弹好。
王休大喊一声:“裁缝呢?”
马上就有人说道:“这呢、这呢,嘿嘿,小人早就等在这了。”
王休一看。
“我去,咋又是你。”
来人正是羽绒被的店主。
“小人已经投靠了工业园,如今在郑总手下干活。”
王休睁大眼睛,笑着拍拍他的肩膀:“人才呐,本少爷看好你哟,去吧,做一件棉衣出来。”
裁缝嘿嘿一笑:“得嘞,您瞧好吧。”
为了今天,这裁缝早就把布料裁剪好了,现在只需要研究棉花的填充和缝合。专业的事情就是要给专业的人来做。
一个多时辰后,一件棉衣做好了,样式是王休按照前生军大衣的模样设计的,图子早就交给了郑爽,再加上现在流行的一些元素。做好后一瞧,还挺拉风。
姜一兴最为上心,不用别人说,自己三下五除二,脱掉上身的衣物,光着膀子接过棉衣穿上,站在院子挡风处。
半晌后,这个骄傲的汉子忽然发出呜呜之声,泪水犹如决堤之水,哗哗的往下流。
郑爽长叹一声,小声对王休解释。
原来战乱时,姜一兴早早丧父,与其母相依为命。十岁时家乡雪灾,姜一兴随母逃难。
在一个飘着大雪的夜晚,姜母把唯一一件可御寒的衣物包裹在年幼的姜一兴身上,姜一兴这才勉强活了下来,可是姜母没有能挺过来。之后姜一兴被一江湖异人收留,学的一身的武艺,最后投靠在郑爽门下。
姜一兴一直在想,如果当时还有一件可御寒的衣物,姜母就不会死了。
王休默默不语,无论哪个年代,百姓都是最苦的。
片刻之后,姜一兴走到王休面前,深深一拜:
“王公子,我姜一兴一生只佩服两个人,一位是我家二公子;另一位便是您王公子。”
王休扶起姜一兴,哈哈笑道:“老姜,你这一趟必定流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