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这就是大齐的朝堂(2/3)
“是,臣听闻昨日安西侯府王大年的儿子王休,作了一首诗,整首诗是这样的: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臣弹劾安西侯王大年教子无方,纵容其子,不学无术,居然敢作出这等诗文,用以讽刺陛下。我大齐在陛下的治理下国泰民安、四海升平,百姓安居乐业,这王休居然敢如此大不敬,臣请陛下严惩安西侯及王休。”
“臣等请陛下严惩安西侯及王休。”又有几名御史出班大声奏请。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陈健民没有理会众御史,只是口中重复着这句话。
“是朕,做的不够啊,朕,有愧黎民百姓。”
“陛下,陛下,那王休有辱陛下,还请陛下严惩。”胡言仍然不放弃。
“放屁。”只听一声大喝,魏国公程达冲上前,一把抓住胡言的脖领,大骂道:
“你个傻缺,那王大年是老父姻亲,王休乃是老夫女婿,你居然敢弹劾他们,你是活腻了不是。”说罢举拳便要打。吓的一众一拥而上,想把两个人分开,再好言相劝,结果:
“哎呀,谁踢我屁股。”
“我去,下流,猴子偷桃。”
“欺老夫年老体衰乎,看拳。”
一时间,朝堂上乱作一团。
身为御史大夫的魏无忌,老神在在,双眼微闭,一言不发。
另几位则是以赵国公白文静为首的几名文官,和鲁国公李素、秦孝贤为首的武官勋贵。
这也难怪,前面说过,这个时代,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几乎掌握在 几大世家手中,朝廷里大大小小的官员很多都是听命于几大世家的,甚至有些关键职位就是几大世家的人。
世家们平时虽也为了自己的利益偶有争端,但是谁若是敢侵犯到其中一家的权益,其他几家绝对会群起而攻之。他们相互是姻亲,代表的是世家这个利益集团,谁也别想动摇他们在这个世界的地位,哪怕是皇帝。
陈建民继位后,深感处处受到世家的掣肘,他也知道世家绝对是国家的一大毒瘤。
他这个皇帝也不是想干啥就干啥的,发布的政令一但触及世家的利益,马上就会遭到满朝反对。要是不听劝,绝对会被人指着鼻子骂昏君,然后全天下都会知道,他这个皇帝是无道昏君,谁让天下的读书人几乎都掌握在世家手中呢。
本来吧昏君就昏君吧,可要是要打仗,需要粮食怎么办,就老百姓手中那点粮食怎么够。他父亲起兵的时候缺兵少粮,最后还是得了郑、崔两家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