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43章 三孙果然有办法(1/3)
「楼船资料如果是纸质的,保存不了太久。」
「能想到刻在底板上,压在箱底,放上无用的铜钱,就不会引人注意。」
「万一谁得到这个箱子,也难以发现这个秘密!」
「由此可见,在桃花岛上的头目,极有心计。」
「看看这群俘虏,好像智商都有些欠费。」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看看这群人,睛睛没有一点神采。」
朱元璋听着三孙的心声,不由得暗自赞叹。
三孙的分析如同抽丝剥茧,把一些零碎而又杂乱的信息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清晰的主线。
也就是说,漏网之鱼,有可能还在桃花岛上。
李景隆带着兵还在搜寻。
「我想一想,陈友谅的残部,好像没有什么特别牛b之人。」
「陈友谅的儿孙?」
「陈友凉的太子陈善儿?」
「陈善儿鄱阳湖大战中被老朱俘虏,后来幸运地逃到白帝城。」
「陈善儿在白帝城改名换姓为谢,过上了隐姓埋名的日子。」
「他的子孙后代在繁衍了几代人,一直都不敢提起陈善儿和陈友谅。」
朱元璋心中一喜!
当年,陈善儿逃走之后,就再也没有管他!
因为,他当时需要面对北元的巨大压力,顾不上管一个所谓的陈汉太子。
建立大明之后,没有把这事放在心上,以为陈善儿已经死了。
「陈善儿被俘后,陈汉政权的张定边趁夜带着陈友谅的尸体逃回了武昌,随后拥立陈友谅的小儿子陈理为帝。」
「后来老朱进攻武昌,陈理最终选择而来出城投降。」
「老朱没有多难为陈理,对众人说陈理还年幼,不会将其治罪。后来将陈理带回南京,封为归德侯。」
「陈理到了南京之后,时常有犯禁之语。」
「老朱认为他年级还小,容易受人蛊惑,如果继续留在京城,恐怕会酿成大祸。」
「老朱就准备把陈理送到高丽去。」
「高丽与大明是宗藩关系,绝对会按照老朱的意思,严密看住陈理。」
「这样一来,陈理与陈友谅旧部的联系就会彻底切断。」
「后来,陈理被高丽使者带回了高丽。」
「陈理到高丽之后不但没有掀起任何风浪,生活还过得相当凄惨。」
朱元璋听到这里,有些疑惑。
上次高丽使者来,说了一件事:上一批使者在带陈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