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西域乐舞,敦煌《舞千年》!(3/6)
完全可以促成欧亚大陆各方面的内循环,直接将鹰酱踢出群聊。
这些东西的维护。
除了自身的实力,底蕴外,是一定需要他国合作的。
合作。
除了实力。
更要建立在文化的交融上。
哪怕是共同属于华夏文明,有着相同思想,相同文化的不同地域之间都会有一些习俗彼此之间难以接受。
国际的文化交流更是如此。
所以,更需要慎重起来。
“能够表达华夏文化的,无非就是乐舞了。”
“而且,一定要具有西域的特色。”
李景霖皱着眉。
翻看着书籍,查阅着资料。
书很多。
摆放在最上方的书籍,名字十分晦涩。
《摩诃兜勒--考证研究参考资料》
《摩诃兜勒》,是汉代张骞待会长安的西方横吹胡乐佛乐谱。
是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礼物。
《晋书乐志》曾经记载过相关的故事。
大概就是张骞当年带回的曲谱,给音乐家李延年造成了极大的震撼,并且灵感喷发,造新声二十八解。
【乘舆以为武乐,后汉以给边将,和帝时,万人将军得用之。】
然后失传了。
不过,虽然失传,但华夏文化延续下来的东西,都是有迹可循的。
通过现代的南音,还真能窥见一斑。
摩诃兜勒,兜勒在突厥语系,蒙古语中,叫“曲”,而摩诃,则是“大”。
大曲。
看似很难寻根。
但实则在如今能够考证的汉文音献中,南音仍然保留着“兜勒”二字。
华夏文化再次闭环。
而想要表达“西域”的这个意向。
这点东西还不够。
印度音乐,波斯音乐,敦煌音乐,xj的各个少数民族音乐.其实还真就都可以。
这是极大的工程量。
想要有西域的味道。
首先。
最重要的是找到律动。
想弄懂西域音乐的律动。
很简单,但微微有些离谱。
只需知道【咚巴拉咚巴!nm是傻瓜】即可。
反正这玩意的律动就会很西域风情。
基于这样的律动。
扩写一些复杂一点的节奏即可。
至于音阶无论是phrygian(大弗里几亚调式),phry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