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点燃(2/27)
,赢了继续,输了掉进5-8名的争夺战,淘汰赛的残酷程度和小组赛是不同的,这里不存在战略放弃,也不会有任何水分。
奥运会,为了国家,为了四年一次的机会,每个队员都会拼尽全力。
就像足球里普通的俱乐部比赛和世界杯,俱乐部比赛的技战术水平可能更高更好看,但世界杯绝对是战争级别。
尤其到了淘汰赛,每个球员背负着民族和国家的期望,在球场上不再是比赛,而是战斗,直到倒下为止。
篮球的影响力自然不如足球,不过奥运会的篮球比赛,就相当于足球中的世界杯,是国家篮球的最高荣誉。
小组赛的时候,甘国阳还会和队友嘻嘻哈哈,和萨博尼斯,和彼得洛维奇聊天、说话,开玩笑。
淘汰赛,他完全换了一副面孔,严肃,沉静,在喧闹的体育馆里,像一座石像般,淡漠又充满威严的力量。
对面热身的彼得洛维奇也是一样的表情,不过他的内心要忐忑的多。
和阿甘一起打球三年,做了三年队友,拿了三个冠军,彼得洛维奇知道这个男人的可怕。
小组赛萨博尼斯已经品尝过一次了,到了淘汰赛,刀刀见血,彼得洛维奇也要经历一次。
他将此当做自己前进道路上必须要经历的磨难。
波特兰的三年,彼得洛维奇过的真不轻松。
他痴迷于篮球,为此他和女友分手,放弃了英俊潇洒的长卷发,剪了利落的短发。
他把原来瘦长、优美的躯干,练的粗壮、笔挺,就是为了提升对抗能力。
过去他是欧洲篮球莫扎特,是人们心中的克罗地亚篮球王子。
现在,他更像一个将军,一个勇猛、有力的篮球大将。
只是,今天他要面对自己效忠的皇帝。
克罗地亚在阵容实力上当然是占据优势。
除了阿甘这位位置,克罗地亚每个位置都强过中国队。
而且不是强一点半点,强了一个档次。
尤其在天赋、才华上,中国这批年轻人放在国内可以说是青年才俊,甚至有希望成为黄金一代。
但克罗地亚这批天才球员,论天赋,是可以和NBA明星们比肩的。
如果他们早早接触美式篮球教育,在美国篮球环境下成长,绝对都是NBA的中流砥柱球员。
这点上,中国的年轻人就要差的远,蒋兴权心里清楚的很。
所以在热身结束后的赛前动员上,蒋指导明确和队员们说:“这一场,不要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