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结局 他已纠正这个世界(7/13)
它与正常世界之间,恰好有着与阿斯加德一样的进入方式,也就是咒力越低的人,会越来越慢。
而它在外界的最初表现,或许仅仅是某天的一场大雾中的某片雾。”
“难道是……昆仑的大雾天!”我没忍住打岔。
周铭举手微笑着说:“别打断我,先听我说完。
让我再给你讲个新的逸闻趣事。
从前……嗯,很久很久以前吧。
有一天,有两个好朋友一起出门游玩,然后机缘巧合地穿过了一个奇怪的大雾。
其中一人叫做陈寿,又或许他之后的化名是陈寿,总之,他大概率是晋朝之后朝代的人,有可能更加往后,应该在唐以前。
而与他一同进入大雾的好友,叫做刘伯温。
陈寿因为更具天赋,咒力等级更高,所以提前进入了三国世界,并且与诸葛亮偶遇了。
诸葛亮正如历史描述中那般,智多而近妖。
而陈寿,当时可能并没有察觉到遗迹的真相,或许他以为自己是穿越到了过去。
于是,他预知了未来,而诸葛亮在验证之后,惊奇地发现,陈寿的预言,居然全部正确。
于是诸葛亮尝试过逆天而为,他真的借了东风,真的草船借了箭,真的做了场空城的戏,施展了奇门八阵,用七星灯续了命。
然而一切都是无力回天,他终究失败,任何尝试偏离历史的导向,都会因一些不可思议的事扭转过来。
原因很简单,这个怪谈世界,本就是正常世界无数人感情寄托所化,它是一段固定的神怪历史,而非某个时间节点,在大趋势上,它不具备自由发展的潜力。
光凭陈寿和诸葛亮这点微不足道的感情,也根本不可能再度扭曲这个时空型怪异。
所以,诸葛亮用自己的手段,用尽一切办法,最终还是输了。
最终的差别,就是《三国志》与《三国演义》。
于是诸葛武侯将希望寄托在了未来,我不知道他是否察觉到了真相,但他应该多多少少察觉到了真相的一部分,譬如说——他猜到了遗迹与现实之间的穿梭规则,甚至知道了计算时间差的公式。
他在听说陈寿与刘伯温是一同进入了大雾后,算到了未来,刘伯温会抵达这个世界,于是留下了给刘伯温的话,并且用陈寿告诉他的未来,写下了《马前课》,试图用预言来引导未来世人的想象,走进大同社会。
这,就是我们那个世界的三国历史。”
我认真听着,品味着每一个字,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