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五章 生物的本性(3/3)
因为人类天生对没发生的事,感到迟钝,对已经发生的事,却极其敏感。
假如你和一群人说,另一个国家,随时有可能向我们发射核弹,那群人可能只是稍微焦虑一下。
但如果你说核弹已经发射出去,并且无法拦截,那人群就会混乱失控。
如果有一群人要买房子,你和他说未建成的房子有风险,他可能不会听。
但如果他贷款买的建筑真的烂了尾,他真的失了业,他的妻子或丈夫出轨,还骗走了所有的财产,并且孩子也不是亲生的,那这个人肯定觉得这些事,比核弹头更恐怖。
甚至会觉得比已经发射的核弹头都更恐怖,因为这些事不但发生了,并且距离他更近。
对这些具体的变化,他所联想到的事物,都更加真实。
失业就代表没有收入,烂尾楼则代表巨额债务,而配偶背叛,则是妻离无子,代表一无所有,老无所依。
这种即时性的,对生活造成直接强烈影响的事件,才会真正引动一个人的感情。
想要让全人类都产生足够的咒力来呼应预言,靠口头威慑绝对不成,必须要让人发自心底感到恐惧,并发自心底渴望和平和大同世界的到来。
要做到这件事,必须死足够多的人,必须让活着的人,亲眼目睹足够凄惨的人间惨剧,让他们对自己人生未来都感到绝望。
让他们坚信如果不依靠一些意外,自己的人生就无法改变。”
“虽然……妈的,你说的对啊,真是太对了。”
即便周铭不想承认,但他也知道王思言说的,都是事实。
人对具体的,已经发生的,即刻就会产生影响的事物,情感总是更加激烈。
犯罪者之所以犯罪,是因为犯罪时,获得的利益,立刻引动了他的情绪,而落网这件尚未发生的事,却无法在他内心掀起足够的波澜。
而犯罪者在落网后,才会真心忏悔,觉得自己当时真是昏头。
想让人害怕,直接在对方脸上结结实实来上一拳,打得他七荤八素,效果远比放狠话,说我要把你剥皮抽筋,千刀万剐来得好。
王思言用一种看白痴的眼神,看着周铭,纠正道:“小铭同志,不是我说得对,你不会忘了吧?这都是你定下计划时,和我说过的话,我只是原模原样重复了一遍而已。”
周铭:“……”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