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章 扫盲(4/5)
方都跟张玉清脑海中的构想很接近了。
刹车系统还在研制中,但是张玉清已经下了法旨,严令各地矿场都必须抽调一部分人手参与到这次的铁路建设当中来。
所谓要想富,先修路。
水路不能吃一辈子,必须要在陆地上建设出合格的交通设施,才能真正做到政令通达。
这以十八处矿场为核心预计修建的铁路总长共计四千二百多公里,其中光是从汴梁到临安的九百多公里的预计修建时间就在十八个月以上。
大约要消耗整整两千万贯钱,为此,大部分卖火力纺纱机得来的利润都要投入到铁路建设当中。
不过张玉清倒是并不在意。
这些铜钱对他而言就是一串数字,只要长生教保留了对资源的调动权力,哪怕再多花两千万贯钱也无法让他皱一皱眉头。
因为张玉清知道,想要最大化的发挥出这些丰富的矿产资源的用处来,就必然离不开发达的铁路运输系统。
毕竟他只是一介区区的炼气中期修士,手段有限。
就算把他身上全部的五个储物袋都拿去存储煤炭、铁矿、石矿,也压根装不了太多东西。
这样下去各地的物资运转效率将会低的可怕,工业化的真正到来将会一拖再拖。
铁路能否正式上线,才是判定是否进入了全面工业化阶段的重要标志。
为此,挂名‘长生教铁路运输局’的单位已经早早在溪山长生观总坛挂了牌,张玉清亲自兼任了局座,林元艾任副局,吕梁挂了个副局的名头,紫萱负责财务……
基本上整个长生教的高层都在铁路总局里兼任了职位,所有人都知道掌教对铁路的在意程度。
也因为如此,道院那帮人才会如此急躁的每日每夜研究火车的模型。
吃过了午饭,张玉清在吕梁的陪同下出了还在建设的新杭城,来到了煤矿场与城市中心交汇点。
这里是当初炸矿时额外炸出来的一大片谷地,地势还算平稳,不远处就有泊泊河水流过。
只需要稍加修整,就能建立出一大片厂房出来。
最关键的是连接新杭城根煤矿场的铁路势必要绕过大山从这里经过,可以很好地将三处连作一线。
张玉清点了点头,对吕梁道“做的不错。”
吕梁受宠若惊道“全赖掌教殿下栽培!”
他倒是心有所感,回想着这段时间以来跟随在掌教道子身边耳濡目染,对这些‘仙家事物’从一开始的动不动就大跌眼镜,到现在的熟能生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