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目标,庞巴迪(求订阅!)(1/11)
“陈老,你觉得提前囤积航空发动机是有必要性的吗?”徐苍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在中航工业那边,机身设计与制造应该已经全面领先于发动机了吧?未来,真正的关键问题只会在发动机上。”
“也是不一定的。”陈进武看起来对国产大飞机的前景还是忧心忡忡:“现在的情况是,我们差不多具备了建造一栋房子的能力,但是那也只是毛坯房,里面该怎么装修,水电该怎么铺设,我们还是需要探索的。”
徐苍反应很快:“是航电设备方面的问题?”
“暂时是的,之前一直跟霍尼韦尔合作,现在想要自己弄了,难度就上来了。我们那边还在研究是否要自研航电系统,还是说此后就一直跟霍尼韦尔合作。不管怎么说,此前与霍尼韦尔的合作还是相当愉快的,或许我们可以将自研航电系统的精力节省出来,将更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动力部门。”
所谓国产大飞机那绝对不可能是全部国产的,在这个全球化的商业时代,这么干就是在降低自己的商业竞争力。
从飞机的机身气动布局设计,到航空发动机的动力系统,再到航电系统,以及一些航材的设计生产,比如起落架,探测器之类的。一架大型客机涉及到很多很多方面的内容,要是事无巨细,全部亲力亲为,不仅仅难度很大,成本也会非常高。
即便是现在大型客机生产商波音和空客也不会生产全部零部件,而是进行全球采购,然后进行组装。
徐苍的理念就是只要掌握一些核心关键系统的技术,其余部分还是进行采购便可。显然,陈进武也滋生了这样的想法。中航工业的科研力量很紧缺,资金也不算特别充裕。这边多投那一点,那边就要少投一点。
相较于航空发动机垄断性的市场现实,航电系统的状况就稍微好一些,而且几家航电系统的厂商,包括霍尼韦尔对国内市场的态度相当友善,如果没有大的变故,应该这种友善会长时间持续下去。
因此,陈进武想要集中力量办大事,先将最难的航空发动机给攻克了。
对此,徐苍也是表示赞同的。航电领域里,国内的技术水平的确是比较落后的。但是,较于航空发动机,未来国内自研的航电水平会突飞猛进,这是时代的必然性。所以,在航电系统上,陈进武选择稍微放下一切迫切性,徐苍是认可的。
而且,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即便是在国际局势波云诡谲的时期,霍尼韦尔的态度似乎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变化。陈进武的预计还是正确的。
不过,不管怎么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