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安危在人(3)(2/3)
她撒娇的小丫头。
“你入京,就是为了让你父亲入京。”
“可是父亲入京以后,郡怎么办?”卢扬想了想,“难道是要让大哥回来?”
云氏倒是也想,战场上刀剑无眼,还是从前线退下来更好。
“你大哥的履历还差一些,”云氏叹了口气,“也不是说他没资格做郡守,只是镇守扬州更重要。”
扬州南面就是冯楚的地界,隔江而望,能看到冯楚在沿岸部署的战浦箭楼。
“这么多年了,冯家还会打过来吗?”卢扬疑惑道,“我在海洲的时候,看到不少他们的商船,听云桐说,还有他们宫里的东西运出来。”
卢扬不解道:“这样的冯家还有一战之力吗?”
“这是最让人担忧的。”云氏说了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就把话题支开了。
今年赵光霖过得艰难。
北地打仗,粮草银钱如同流水一样花出去。大漠也不太平,沙匪成了气候,频频扰边。
不过,在天裂之象过后,一切居然都好起来了。
京畿下了雨,地里好歹长出了点东西。
赵光霖又给各州临时加了一个新税——卫边饷。
不管是封地是大是小,狄族沙匪南下大家可要一起玩完,谁要是拿那些传了几百年绳子都烂了的圣旨说事,那就是叛国资敌。
保家卫国,支援前线,光出人可不行,粮草也多多益善。
兔子急了咬人,赵光霖难得强硬一回。
倒是得来不少响应。
先是昭义关外的雍州,新上任的州牧费祖保,不仅补足了粮食,还为皇上私库进献了大笔金银财宝。
赵光霖一高兴,大笔一挥让费祖保兼任凉州牧,并许他次年春天入京谢恩。
还有与北地比邻的齐州,那些自视甚高的世家也吓破了胆。
钱饷徭役都送了不少。
壮丁,赵光霖一个没留统统派去了边地,至于钱响,皇宫自他登基起就没有修缮过,如今十几年来,他勤政爱民,也该修一修皇宫了。
不然,百姓们看到自己的皇上住在破屋子里,对上下士气不好。
齐州牧听闻赵光霖有此意向,又送了一批能工巧匠进京献媚。
赵光霖对他的态度很满意,齐州牧又趁机请求恩典,让皇上恩准他的孙子孙女入京在太后娘娘跟前尽孝。
皇上想都没想就准了。
“天裂之象,什么狗屁凶兆,我看是吉兆才对。”
是夜,赵光霖站在殿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