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君子与狐妖(3/5)
遇相比,却不可同日而语。
见小家伙眼巴巴地看着自己,李往矣笑道“放心吧,‘无功不受禄’说的是大人,你小孩子家家的,这叫‘长者赐,不可辞’。”
“那位和气的大叔,是一位剑道前辈,他给你东西,你要是不收,反而是失礼,你以后只要好好利用他给的东西,就好了。”
小芊君想了想,觉得是这么個道理。
随后却又仰起了头“可是我并不知道大叔给我的是什么呀?”
“以后会知道的。”
……
正当师兄妹俩闲聊的时候,在不远处的另外一座院子里,宋群先与伊天行也在交谈。
“老宋,我原以为你和李往矣相见后,会打起来,没想到竟是这么一番大道之争,斗完之后还和和气气的。”伊天行感慨道。
显然他已经知道了白天的那一场新旧较量。
宋群先依旧一手执书,闻言目光从书本上抬起,回道“我与李往矣无冤无仇,何必要打?”
“之所以一见面,便气机自动,大道相斥,只不过是走的路不同而已。”
“况且人间浩劫将至,儒门不应该自乱,我与李更新和平相处,想来杏坛内外的一些人,应该多考量一些。”
伊天行讶异道“伱是说,儒门中很多人,会反对,甚至针对李往矣这门新道?连杏坛里的那些夫子也不例外。”
宋群先道“只怕杏坛里某些性情保守的师叔、师伯、太师叔们,会比各大学宫、书院的反应还大。”
伊天行思量一番,最终点头附和。
别说是流派、理念众多的儒家了,就是他所在的法家,哪怕理念相近,各代列位大贤之间,也常有纷争。
许多法家圣贤,都是直接陨落在同门手里。
而儒门执掌天下近万年,其形成的“旧势力”有多强大,可想而知。
李往矣展现出来的新道,虽可说是脱胎于万经之首《易经》,可到底与现形儒家宗旨相悖,的确会引来很多的反对与攻讦。
而由杏坛众夫子联手教导出来的宋群先,继承了历代儒门先圣的绝学,又以新时代第一圣人之姿,踏入了圣境,毫无疑问是儒家学说的集大成者。
他是杏坛引以为豪的“仙苗”,也是杏坛指定的天下儒生引领者,他的态度、行为,可以影响到天下的年轻儒生,同样也能影响杏坛中的众位夫子。
伊天行看了眼前的年轻书生一眼,不由得心生敬意“君实兄明知如此作为,会引来一些夫子的不满,却还是坦然而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