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大起义(2/5)
是会一直存在。
不过现在不用多想,庄询是天子,是皇帝,听他的就行。
于是兵分三路,呈现包夹的架势,每一路对守军都有绝对的优势,可以把一座座城池变成一座座孤岛,这一个个的城市就是瓮中之鳖。
庄询也说了,耐着心打,打出手感,后续和郦平远的战斗才是重头戏,不要求这些将军们现在打急仗,要打胜仗,积累小胜为大胜。
逐步蚕食,慢慢的把河南几道吞下,在郦平远收拾了清河王时做到就行了。
毕竟对庄询来说,他只能如此按部就班,因为不只是他这方面战场,赵国方面也重要,他急匆匆也赶不上赵国的大戏。
他这种慢慢推进的方式却引起别人的不满咒怨,当然不是手下这些听话如绵羊将军,而是河南道的世家和百姓。
调动的军队,甚至发出的最后通牒,都在提醒着守城的世家们,庄询即将大军压境。
征讨不臣,河南等道本就是虞国的土地,庄询继承虞国的法统,是这片土地的新王。
这些人求救的信件像是雪花一样飞向蓟都,但是蓟都表示无视,当初也是他们撺使河南王投降成国的。
因为庄询对大世家的不友好,甚至拆解的举动,就像是清理寄生虫,让这些寄生虫迫切找到新宿主,对抗老宿主。
成国是他们的选择,可是郦平远不准备当人,都是让他们坚持,等平定清河王的叛乱,郦平远再挥师南下。
这是一个好借口,清河王拉起了反旗,这些世家也明白那个地方更急迫,成国不也不是有心让他们死。
可是明白归明白,庄询就要打过来了,输了土地就要被收走,哪怕投降家族都要被肢解,对一户人持有的土地实行累进收税。
这些世家哪里受得了,没收特权,没收了做官的权力,公平对他们就是一种不平等,况且被虞王父子杀怕了,投降也是不敢的,现在只能准备负隅顽抗,明知道会输,依旧要进行抵抗。
于是不约而同的想了一个办法,坚壁清野,修缮城墙,准备死守,火焰燃烧了百姓的房屋,百姓被驱赶着修建坚墙堡垒,本该是是春耕生产的世界,百姓们看着本该耕种的土地抛荒。
这意味着哪怕是打赢了,等年中了,世家们也不会放粮给百姓,可以遇见的饥荒,将会席卷虞地北方。
一面是南方分土地,保耕种,除了战争外最重要的事就是耕种,一面是坚壁清野,把百姓当做牲口驱赶,这种巨大的差距,之前没有人说。
闭塞的信息,妖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