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震惊众学子(1/2)
就在这样的目光中,钟灵站起了身。
没有任何慌张,钟灵开口便背诵道:“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xin)狁之故。不遑启居,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无任何生涩停顿感,抑扬顿挫的清亮声,响彻整间学堂。
本来等着看钟书毓出丑的众学子,瞬间睁大了眼睛,一脸惊愕的看着钟书毓。
台上,林文廷看着流利而背的钟书毓也有些意外。
因为他很清楚,钟书毓的四书五经内容学得并不牢固,记得也不牢固。
以前抽查到钟书毓的时侯,提前一天告之钟书毓要背什么,钟书毓还能背上来,一旦不说,这种随机抽查的节选,钟书毓没有一次能顺利背好。
可谓是忘性极大!!
这次居然背上了。
可能这次是他运气好,正好复习过这一节。
这么想着,待钟灵背诵完,林文廷盯着他便问道:“这诗创作于哪一朝,释义,表达的是什么意思”
这也是钟书毓的弱点,背其形不知其意。
钟灵对上林先生的目光,平稳的开口道:“此诗创作于西周时代,是一首戎卒返乡诗,全诗六章,每章八句,以一个戍卒的口吻,表达了参加周王朝对玁狁战争的苦恼,前五节着重表达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
这对钟灵真的不难。
四书五经中,她的优势就是诗经。
因为这是她在现代通读过的,而她的记忆力向来很好,并不会轻易就忘掉自己学过的东西,且昨晚她也特意复习过。
随着钟灵的流畅回答,众人的表情越发惊愕。
解释得没有错就罢了,而且释得相当之好。
要知道诗歌的意思虽然总结起来都是一个意思,但是每个人归拢的说辞却是不一样的,有的说辞说是要高明些。
如他这样的说辞他还是头一个。
林文廷听完钟书毓的回答,没说好或不好。
他神色不动看着这少年,继续问道:“子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
说到这里林文廷停顿下来,明显就是要钟灵接下句了。
这几句话正出自钟灵前几天才背下来的中庸。
钟灵毫无滞涩地接着道:“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
林文廷又道:“康诰曰:“克明德”太甲曰:“顾諟天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