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三章 且说必兰婆(3/4)
之为势力的部落,全都因环境恶劣,最多的族群也只有一两百人。
因此,纳入大周的极北之地也是东西南北四大督卫府最最清闲的地方。
却也是最考验人的地方。言归正传,再说回俄末栗族。因得后来气候变化异常,于千年前此族群便举族南迁至如今的渤海郡境内。
后来随着时间推移,仅有一百多位族人的俄末栗族开始与当地族群结合,历经数百年演变便有了如今的俄末栗族。
俄末栗是音译过来的官话,在当地的意思是妈妈。顾名思义,这是个属于半开化民族的母系氏族。
只是俄末栗族的母系,就有些令人胆寒。追根溯源,俄末栗族当时迁徙到此也是受尽冷眼,因得人口稀少处于弱肉强食的食物链条最低端,不仅要受周围一些氏族的欺负,甚至还要按时上贡。
不管到哪里,有压迫便有反抗,久而久之,整日里被欺压,这个来自极北之地如同冻土一样骨子里自有硬气的氏族再也按捺不住心中怒火,握紧了手中的柴刀,将本该指向动物的刀尖移向了压榨他们恁久的部落。
于是乎,常年的打斗搏杀,养成了彪悍的民风。不仅仅是男人,连得女人都是上一刻能烧水做饭下一刻便能提刀上马争杀四方的强横存在。
是以慢慢发展下来,周围氏族部落对其十分厌恶,切断一切利益往来,开始孤立这个事实上就是被他们亲手逼出来的凶悍部落。
尤其是几百年发展出来的通婚,也在刻意孤立下取缔。以此,俄末栗族人丁更加稀薄。
据可考府志记载,俄末栗族最惨时人口未过百,田间地头尽是翁妪,难见青壮。
也不知是谁的建议,当时的族长竟鼓励近亲生育,无关身份、辈分、年龄,只要合适,立马行房。
不得不说这一举措收效甚巨,不足百年,俄末栗族人口突飞猛涨,这也就造成了一个被人唾弃的局面有违人常。
只是常年被孤立的俄末栗族发展至此已然闭关自守固步自封,哪还管顾得了其他?
便更遭周围部落氏族唾弃。如此一来,本就民风彪悍,更是忍受不了别人的如此对待,是以手中的柴刀不再是单纯的自保,而是掠夺。
更是因得世代受尽冷眼,心理变异,开始了教人闻风丧胆的奸淫掳掠。
仍旧是冥顽不化的弱肉强食,造就了如今莫说渤海郡,即便是整个辽东、震东督卫府辖下都闻之色变。
本就实行羁縻政策的大周,对此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放纵,只要不危害到政权根基,当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