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章 五种步枪的比试(2/3)
·恩菲尔德步枪;200师599团的一位曾赴德学习过的上尉连长,使用德制的98k步枪;600团的一名上士老兵使用苏制的莫辛·纳甘(m1891/30型);新兵训练处的一名中尉教官使用日制的三八大盖。这样,五款步枪同台竞技,由美国观察员潘森少将、英缅军第1师师长斯利姆中将、中国远征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少将三人亲自做裁判。虽然五款步枪都是使用上装弹夹供弹,但98k、莫辛·纳甘、三八大盖三种步枪都是使用5发弹夹,m1则是使用8发弹夹,李·恩菲尔德更是使用10发弹夹。为了公平起见,大家商讨出了一个比较合理办法,尽量让每款步枪都能发挥出自己的优势。那就是三款五发弹夹供弹步枪装弹8次,各打40发子弹;m1装弹6次,打48发子弹;李·恩菲尔德装弹5次,打50发子弹。比试内容分两项,一个射击完所有子弹的总速度,二是比较上靶率。其实这个办法也不算是完全公平,但尼克觉得,m1是半自动步枪,比之其他四款栓动步枪已经是占了便宜,虽然多打8发子弹,但少换两弹夹,仍是有优势的。英军军士长则是对自己的速射术有绝对信心,而且自己重新装弹次数是最少的,根本不在乎多打10发子弹。另外三位参赛者也认为这样基本上是公平了,所以并无异议。比赛开始后,采用卧姿射击的五人动作飞快的开始装弹射击,都是有经验的老兵,对这种无敌人的固定靶射击比试没有一丝紧张。一瞬间,各种枪声就如同爆豆般响了起来,五支步枪竟然打出了一种排级部队射击的感觉,让围观的英军、远征军官兵们看得目驰神炫,大为佩服。出乎所有人、特别是英军官兵们的预料,第一个射击完毕的竟然是m1步枪,而且48发子弹上靶44发,上靶率超过了90%,同样是第一。射速第二的是李·恩菲尔德步枪,但50发子弹上靶39发,上靶率只有76%,低于98k的85%、三八大盖的80%。成绩最差的是莫辛·纳甘步枪,射速最慢不说,上靶率也只有72.5%。从结果上来看,半自动步枪的优势明显,不需要每射击一次就拉一次枪栓,既减少了手上动作、节省了时间,更让射手有更多的时间进行瞄准,在实际战斗中意义重大。看到比试的结果,众人都是若有所思,特别是200师的官兵们,都有些沮丧,他们的武器装备全面落后啊!师长戴安澜和一众军官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