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章 两年大治,华夏大国(4/5)
后从西域到草原,再到夏国北地的商贸连成一片,大量的西域特产直接从草原入燕京,而战马和皮毛、牛羊筋骨等物,不再输入齐梁,更不会进入吴越,而是在中原加工制造成武器之后,再转手高价卖到南方。
两年来,齐梁两国处于边界上的百姓,过不下去,有许多冒险来到中原梅州安家落户,至于梅州在这两年的人口涨了将近九万多外来人口。
而南方的吴越两国,从小规模的战事,两年内已波及了边界数郡,双方打得有来有回,明面上苏辰是支持越国,对方山地颇多,粮秣紧缺,两年之中诸葛亮以粮秣换铜铁的政策,几乎将越国的三分之一的铜铁运往中原。
得到苏辰暗地里支持的吴国,也因为有各种箭矢、驽矢,还有专门给他们锻造的吴国制式兵甲,在战场上跟越国拼的不相上下。
看似打出了国威,实则两国边境的边民人口一直都在锐减。
此消彼长之下,北方燕京,如今已是夏国的军事、政务重镇、而贸易、文化则移到了中原鹿阳。
自从两年前那批中原大族被斩去了根之后,渐渐消失在了人们视野里,田地得到了重新规划,各种资产收归朝廷,或卖给需要的商人。
最重要的是,华夏文字的传播,再没有丝毫阻碍的传播下去,从军队到学堂,贩夫走卒到朝堂官吏,也都开始奉华夏之语为国话。
而五科六艺的科举,也为各行培育不少人才,毕竟考取不到功名,也能凭借五科中学来的东西,谋一个温饱并不是问题。
从南到北,不分区域的只有农业,当年那批试验的种粮,在今年开春后将大面积栽种了,诸葛亮极力主张将中原、北地进行大开荒,除了山林外,能种地的地方,一律不能浪费,还专门向苏辰申请了整治沟渠等一系列为栽种新种粮做准备的费用。
而另一方面,李儒建议将西戎各部落的牛羊、马匹买卖,悉数由部落贵族包办,进行统一贸易,让西戎各部落完全依赖牲畜养殖,这样一来,牢牢将其捆绑进利益里。
将来一旦敢作乱,会被其他部落联手打击。
同样,繁盛的贸易带动了各地大江南北的商户,两年不曾有战事出现,不管北地还是中原,大量的商铺、食肆、酒肆、城外的作坊都以惊人的速度扩展膨胀,也给予农闲之后的村中农人闲妇有了额外挣钱的地方。
……
夏皇宫,承云殿。
凯旋而回的吕玲绮领着高顺、马云禄,还有那叫艾尔莎的外邦女将走上白岩雕琢的石阶,来这边已有三四年的艾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