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驱逐出去(3/4)
。
毕竟老王爷一生征战,即便年迈昏聩,也不至于犯如此低级的错误。
况且,不管他如何揣测,北境军中仍有众多老将军,他们也都一同犯了糊涂?
甚至有人本能地质问,莫非北境守护者私下与楚国订立了盟约,但这疑问很快被压制下去。
因为参战者皆已丧命,唯有陈图生幸存,而那时刘忠正侍奉在皇帝身旁。
他清晰地看到皇帝失望的神情,心头一凛,陛下之意是要借此机会将北境守护者打入深渊。
但他忍住了,他渴望掌控北境军,只要这个念头尚存,就必须保护陈图生……
若真对镇北王施以制裁,身为养子的将军岂会毫不知情?此事定然难以服众。
况且郑大风是唯一未袒护镇北王的武将,对那些质疑之声亦是置若罔闻。
他果断提议彻查,既然有人生疑,便应全力追寻真相,甚至请求君主赋予他全权办理,并恳求王者赐予授权。
照郑大风所言,众多将领陨落,唯有武艺平平的陈图生得以脱困,这岂非怪事?
固然有长辈庇护的因素,可他重伤归来便力竭倒地,楚军为何不派遣追兵?竟容许消息堂而皇之地传回?尔后仅凭几场小胜,便缔结了休战盟约。
郑大风非但未责备那位挑起事端的御史大夫,反而奏请王者重赏此人,传闻并非无根之水。如今正值关键,陈图生刚建大功,受王者嘉奖,代理镇北军之际,谁敢多言?唯独这位御史敢于直言,郑大风赞赏其胆识:“即便他是镇北王的养子,仍是大魏之臣,理应彻查。”
郑大风口中尽是忠君之辞,句句皆是魏无央平日最愿听的话语。然而此刻,这些话如同刺耳的苍蝇,令人不适。一旦陈图生因此事受查,其身份必将遭受质疑。他虽准备充足,确信陈图生不会陷入困境,但这关乎人心。
从前的镇北军之人,皆感念陈图生,毕竟他带领众人替老将军雪耻。然而一旦审查,便会反复质问,为何唯独陈图生能幸免于难。
郑大风方才提及,老王爷与众将领皆有爱护之情,即便鲁莽,也是出于慈父之心。可陈图生呢?
他并未多言,却已足够。你不是口口声声称感激镇北军,视其如父吗?怎会毫无迟疑?稍有犹豫,他便无法逃脱。
魏无央料想得到陈图生的回答,无非是为了整个镇北军,为了家国天下。这样的回答足够辩解吗?当然足以脱罪,但在镇北军将士耳中又如何?
他们只会认为陈图生心中只有朝廷,只有君主,养子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