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1章 战略纵深非钱财能衡量(2/3)
,亦能缓解家庭燃眉之急。
是日。
诸将亲自赏赐三军,至于诸将封赏,刘应坤和练国事联名上奏,等待皇帝按功裁决。
翌日,刘应坤,练国事,和黑云龙启程奔赴兰州,计划顺道视察固原镇,甘肃镇等边军。
西北事务,不容朱由校不上心。
冬季,陕北起义,固原兵变。
关键府谷王嘉胤、汉南王大梁、阶州周大旺起义,三边饥军应之,流氛之始也。
这三边饥军,即指固原兵变的边军。
当时,固原官吏认为此饥民也,徐自定耳,硬是没看出是起义。
不久,安塞高迎祥,王大梁聚众响应。
来年春,朝廷以杨鹤为三边总督,揭开明末围剿起义的序幕。
朱由校自诩扼杀不少百姓起义和固原兵变的诱因,然而,智者千虑,必有一失。
计六奇在《明季北略》中表述:流贼所由起约有六:叛卒、逃卒、驿卒、饥民、响马、难民是也。
天下形势,莫强于秦,秦地山高土厚,其民多膂力,好勇敢斗,故六者之乱,亦始于此,而卒以亡天下。
朱由校重生以来,派刘鸿训,徐大化,练国事,来斯行深耕秦地,严惩贪腐,收拢逃卒,善待驿卒,剿灭叛卒,响马,赈济饥民,难民。
以至于在许多官吏眼中,他对西北的关注和投入过于呕心沥血。
然而,百官不知陕北起义,更不知起义对大明造成的伤害,处理不当,起义掀翻大明朝。
固原镇,宁夏镇,甘肃镇距离京师,天高皇帝远,即使朝廷推行好政策,也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以西北诸藩为例,朝廷收拾秦藩后,庆王,韩王依然知法犯法,故而,保不齐各镇军中怎么藏污纳垢呢。
刘应坤率四卫军,锦衣卫视察西北军镇,即为扫清西北军中污秽,抹杀各种不稳定因子,保证西北时局安稳。
京城。
往日杂乱的外城街道,贩夫走卒林立,大街小巷人声鼎沸,各种买卖吆喝声此起彼伏,一派繁荣的景象。
内城前门大街气氛热闹而和谐,车水马龙,商贾云集,满街飘香,尽是人间美味,色香俱全,令人陶醉。
夏收结束,土豆横空出世,皇帝数次设宴宴请百官,刻意推广土豆各种吃法。
渐渐的,吃土豆在京城形成风气。
朱由校,李国普,孙承宗,徐光启轻装简行,穿梭在热闹非凡的街道中。
瞧着人潮涌动,熙熙攘攘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