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第三条道路(2/3)
做出来吗?”
客栈内,有青年学子面孔浮现几分好奇和憧憬向身边的中年询问。
这名匠户出身的中年叫徐正明,若是以前他不会跋山涉水来京城参加八股取士,听闻皇帝重视技术,重视匠人,故而抱着试试看的态度赴京。
考试中,他对时务和策略两眼摸黑,数数,器械却是他所长,学子集会游行时,他反而在苦读奇器图说。
此时,徐正明面对学子客气的询问,依然有点受宠若惊,朗声说:“册子内,陛下罗列详细的步骤和所需材料,能否做出来总要尝试尝试,万一成功呢。”
见状,青年频频点头说:“徐兄言之有理,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连失败的勇气都没有,我方以智愿同徐兄尝试。”
闻言,宋应星出声说:“没错,总要试错,纵使没法金榜题名,选择器械入仕亦是条道路。”
此言不单单是宋应星的心声,亦是许多奔着器械而来的学子心声,条条大路通仕途,只要能功成名就,管他是读书还是器械。
何况皇帝赏赐厚重。
事成奖励万两白银,未来三十年每年给万两白银,私人使用他们的东西也需要分给他们部分钱财。
发明创造。
是继科举,经商之后,第三条发家致富的道路。
与此,宋应星与寻常学子不同,他是皇帝亲自派人请来京城的,在农部担任侍郎,与黄宗羲,顾炎武,张采,张溥,陈子龙,夏允彝等,全是皇帝身边的青年近臣。
有不宣直接面见皇帝权力。
所以,宋应星在学子中说话分量挺重。
“宋兄大义,梦想总要有的,万一成功呢。”
“没错,陛下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智则国智,我等焉能连试错的勇气都没有。”
“对对对,陛下罗列出详细步骤,等于给大伙指出明路,焉能不拼搏拼搏。”
“........”
众学子七嘴八舌,越说越斗志昂扬。
这时,方以智拽着宋应星,徐正明走到偏僻处,低声说:“徐兄,宋兄,册子内的物件有简有繁,我们何不合作,率先由简入繁,赚取钱财,再花费时间攻克有难度的?”
册子内,皇帝指出方法,然而,步骤依然繁杂,独自摸索远不及合作效果更好,何不趁着等待放榜和留观期大显身手呢。
宋应星正有此意,今年科考他自我感觉不错,怎奈数次没有金榜题名,让他对科举之路没有多少信心。
既然朝廷大力支持器械,器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