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利益交换(2/3)
朱由校瞥了眼说的话官吏,竟然是吏部尚书王永光。
孰料,不等他说话,薛国观挺身而出说:“王尚书,国朝赋税规定三十税一,这几乎形同于免税,结果呢,士绅允许百姓挂靠,将本该属于朝廷的赋税全部收到自己腰包,这叫什么,挖大明墙角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现在藩王士绅兼并土地,百姓上无片瓦,下无寸土,某些藩王,勋贵,官绅俨然成为朝廷的累赘。”
“昔年,徐阶吏部尚书,太子太师,兼建极殿大学士,世宗超名臣,革除世宗朝弊政,保证世宗,穆宗政局平稳过渡,家族却在松江府占地超过六万亩,多为百姓投献,挂靠获取,简直贪得无厌。”
“王大人不建议取消官绅特权,莫非赞同全面推广量地计丁,摊丁入亩?”
我尼玛。
王永光狠狠瞪了眼薛国观,他是这个意思吗,他是善意提醒皇帝。
十税一,摊丁入亩区别挺大。
前者重税,后者交税范围广。
何况皇帝计划取消官绅特权,让官绅一体纳税,一体当差。
两人争吵不休时,李国普执笏出列说:“陛下,王尚书所言不无道理,十税一,税赋过重,朝廷俸禄低,朝廷挺多官吏家族人口众多,依靠土地过活。”
朱由校微微颔首,从官员生活记录,从刘鸿训赴陕的亲身体验,他和微服私访的所见所闻,官员俸禄低已然成为大明官吏贪污的动机之一。
不过,家族靠土地生活的官吏,绝对不包括吏部尚书王永光。
现在,李国普公然提出官员俸禄低,这问题避无可避,他亦不会打马虎眼,声音嘹亮说:“朝廷吏治,绝非故意针对百官,实乃解决时弊,既然解决时弊,肯定是大范围,深层次,故而,朕已经计划增加官员俸禄,初步计划达到唐代官吏俸禄,若朝廷有稳定钱财来源,提高到两宋官吏俸禄亦未尝不可。”
“之所以安排各省商贾,千里迢迢赴京,与百官俸禄密不可分。”
啊。
增加百官俸禄。
突然间喜悦,让百官猝不及防,甚至怀疑自己发生幻听。然而,皇帝语声震耳发聩,百官神色欢喜,足以证明皇帝所言非虚。
不过,皇帝心思素来难以揣摩,突然说出计划提高官吏俸禄,还把各省商贾召集进京城,破格允许其听政。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更没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
很多头脑灵活的官吏,综合各方消息,隐约猜出皇帝用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