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秦军入京(2/3)
家卫国,护民安邦的后盾,更是开疆扩土利刃。卿不负朕,朕绝不负卿。”
“万岁…”
“万岁…”
闻声,三军齐呼,震耳欲聋,声音笼罩整个军营。
这时,朱由校转头向刘应坤说:“秦军入京,部分携带家眷,依照事先约定,凡领家眷进京者,分良田五十亩,入冬前,务必建好房舍,各处纺纱厂,纺织厂,制衣厂建成,率先从女眷内募工。”
“安排陶文从内帑支出十万两纹银交给京营采办酒肉,三日内,为新军接风洗尘,务必保证酒肉管够。”
“同时,以后京营新军将进入艰苦卓绝的训练中,户部将保证每人每日半斤肉,猪羊鸡鸭鱼种类不限等各种肉类,安排陶文派御马监宦官日常抽查,谁敢贪污克扣,无需上报直接送去锦衣卫诏狱。”
“遵命。”
刘应坤领命。
自辽东归来,越接触皇爷,越清楚皇爷对军队的重视,现在绝不允许任何人将军队公器私用,克扣或贪污军中钱财。
这时,朱由校目光转向郑崇俭,梅之焕,朱大典,茅元仪,孙元化,赵率教,卢象升,郑崇俭,王家桢,练国事,朱大典,祖大弼,贺人龙,曹变蛟,左良玉等。
文臣武将齐聚,出现好几名明末统帅和战将,如郑崇俭,朱大典和曹变蛟,左良玉,祖大弼。
朱由校开门见山说:“诸卿长途跋涉归来,辛苦了。今时局维坚,内忧外患,朕没法给诸卿休息的机会,必须迅速投入到练兵中。”
闻言,郑崇俭,梅之焕,朱大典等纷纷作揖行礼。
回京前,他们陆续通过各种渠道获悉皇帝变化,京城变化。
起初,或担心皇帝针锋相对,或害怕皇帝治罪。
回京后,发现京城治安良好,商业繁荣,百姓精神面貌饱满,与以前相比简直是翻天覆地变化。
初闻皇帝破格提拔卢象升,孙传庭,派两人奔赴江淮,陕西募兵,在保定府,潼关府练兵,兼整顿两地卫所,恰好皇帝将他们陆续从各省调回,隐约猜出皇帝用意。
进宫拜见皇帝时,却得知皇帝出宫微服私访,内阁不时收到皇帝肃清某县官吏的消息,或颁布某些制度的命令。
人在京城,种种迹象察觉朝廷已经处于变革中。
今日,亲自见到朱由校,百官仍然紧张,产生敬畏之心。
这阵子,皇帝杀伐果断,百无禁忌,不论内外廷宦官,官吏,还是京城和地方的勋贵,藩王,全在皇帝打击整肃范围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