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准备回家(2/3)
癖多才一直单身,追求她的人也有。
可她嫌麻烦。
再加上反感快节奏的快餐爱情,喜欢细水流长的慢慢升温,又不喜欢将就,就这样一直快乐单身。
原本他还想着一口气赚够还债的钱再回家,可柳娘逐渐越界改变了他的想法。
徐令现在对集市再熟悉不过,去了车马行找到木匠铺子,他说自己要买一架板车,很快匠人就把他领到后院。
鲁匠人自称是鲁班后人,一家三代同堂全都是木匠手艺人,四四方方的院子里,摆放的满满当当木工品。
车马作为古代重要的通行工具,样式也各有千秋,有价高的,供应富人使用的马车,也有农家百姓用来拉庄稼的板车。
许多走村串巷的货郎也会买板车当做货车。
一辆木板车价值一两银。
徐令没有犹豫,直接挑选了一辆。
板车呈长方形,头部两根伸出来的木柱就是牵车的地方,配套一副麻绳,遇到不好走的路,还可以把绳套到人身上拉着走。
不过若是有头拉车的牲畜,人也可以坐在板车上。
板车像是跷跷板,两头都可落地。徐令想卖货的时候能让板车平衡停放,便问鲁匠人道“鲁大叔,能否在木柱这两边安装两根撑子,停放时支撑板车,保持平衡呢?”
鲁木匠听了他的描述,想了想道“那不行,若是只增加这一头,你放的东西在车头还好,若是车尾比车头重,那也停不住啊!”
徐令一拍脑门,发觉这确实是个问题。
不过最后老鲁木匠出马,决定定做两个小板凳,携带方便,徐令卖货时只需在车头车尾各放一个就行。
做两个小板凳不难,不过也需要一点时间。
徐令先付一两银,说明情况,便去集市上购买别的东西。
他成天在集市里窜来窜去,都是为了卖货,今天不一样,是为了买东西。
心态转变,徐令才发觉花钱是真让人快乐啊。
相较于二纺镇的偏僻落后,灵宝镇简直就是大都市。这里的粮铺卖的有各种粮食,米面粮油,什么都有,还有各种各样的豆类,大麦小麦……
徐令看得目不暇接。
一石米要69钱银,差不多十几文钱一斤米。
徐令要了一石米,一石面,30斤黄豆,还有红枣赤小豆黑豆等等,各要了十斤。
这些共计花去二两出头的银子。
让粮铺的伙计帮忙送到鲁木匠铺子中,徐令又赶去布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