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洛阳繁华(2/3)
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如果不是真心实意的为老百姓谋福,不可能令全天下人信服,更不可能让全天下人支持。
随着诸葛亮的足迹,不断深入北方,他所见到的百姓生活水平也开始不断提高,越靠近洛阳,百姓的生活水平也就越高。
今日,诸葛亮终于来到了昔日大汉王朝的首都,当然现在也是。
诸葛亮原以为洛阳已经不复往日的荣光,没有了往日的繁华,只不过是苟延残喘罢了。
可进城之后,他又一次被眼前的景象震惊到了,洛阳不仅没有,因为大汉王朝的变故而衰败,反而更加繁华。
诸葛亮年少时,曾随父亲来过一次洛阳,而如今的洛阳已经不复他年少时的模样,许多地方都发生了改变。
诸葛亮不断的穿行在一条又一条陌生的路上,看着周围百姓从衣食住行到娱乐生活,一切都令诸葛亮叹为观止。
“这刘玄德还真是一个妙人,或许这就是我一直在等待的明主,也只有这样的人才配做我诸葛孔明的主公。”
诸葛亮在心中感叹道,现如今他对刘玄德的期待愈发强烈,原本他只是想见见现在,他甚至有了直接拜刘玄德为主公的想法。
事不宜迟,诸葛亮决定,今日便去见刘玄德,他并没有直接朝皇宫走去,而是朝着洛阳中心的招贤馆走去。
现在,只要有一技之长,便能够在刘玄德这里获得一官半职,许多以前别人看不起的匠人,都在刘玄德这里做了官。
招贤馆早早的便在洛阳树立了起来,这一座招贤馆是天下招贤馆的总部,也是能够直接见到刘玄德的地方。
如果你的才华能够达到技惊四座的地步,那么你便有见到刘玄德的资格,如果没有,那也只能说你自己才华不够。
诸葛亮对于自己的才华有充足的信心,直接大步便迈入了招贤馆中。
进入招贤馆后,诸葛亮便看见了有三个人坐在桌案旁,三人看见诸葛亮进来都站起身,等诸葛亮走到身边。
三人中最年轻的那人开口问道:“汝是何人?从何而来?有何才干?”
三个问题非常简单、直白,不要说是诸葛亮,就算是一般没有读过书的人也能够听懂。
诸葛亮笑着回应道:“小生姓诸葛,名亮,字孔明,乃是荆州襄阳人士,至于才干,通晓百家。”
三人听过诸葛亮的介绍,全都眼前一亮,一般能够有这么大口气的,都是有才华的人,当然也不排除沽名钓誉。
三人中最年长的那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