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一百一十四章:分兵之议

第一百一十四章:分兵之议(1/4)

目录
好书推荐: 王妃她又给人算卦了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三国:开局签到克虏勃,雄霸天下 阴阳小道姑 又逢君 大唐第一熊孩子 签到从遮天开始 我能看到收益率 逃荒种田:带着千亿物资养全家 我的次元人生模拟器

土木堡之变,之所以被视为大明由盛转衰的转折点,绝不单单是因为在这一役当中,京营和勋戚的大规模死伤而已。百度-搜索爱好-中-文-网

它的影响,要比所有人想象中都要深远的多。

由此带来的文盛武弱自不必提,更重要的是,以土木堡之变为分界线,大明在边境的对抗当中,由太祖太宗时期的攻势,转变为守势。

纵然有宪宗时期的犁庭扫穴,也不过是一时反扑。

总体上来说,这次大战失利,改变了大明的边防政策,有选择的彻底放弃了对于关外部分地区的实际管辖。

而如今,这种影响才正逐渐的蔓延开来……

首当其冲的,就是镇守边境的各个隘口边将们,土木之役惹得京师震动,百官惶惶不堪,作为近距离接触瓦剌大军的边将,自然更是如此。

这五处隘口的边将逃逸,就像是一面大旗,揭开了边境如今动荡不堪的局势。

这其实是一个恶性循环,土木之役的惨败,导致边将心生惧意,无心抵抗,进而就会导致边境的防卫出现漏洞,这才会被也先大军趁势而下,直攻京城。

边境之事,勋戚最有发言权,所以最先开口的是忻城伯赵荣。

“皇上,先时大军出征,为战而胜之,朝廷曾集中各隘口兵力共三万,于居庸关,独石口,马营,龙门卫等处列重兵,以备增援,致诸隘口兵力空虚,又有土木之事在前,故守将难免心中不稳。”

“当此之际,当增兵各隘口,除居庸,紫荆,独石,龙门等坚城外,边境大小关口三十六处,可通人马者七处,宜增一千五百人为宜,可通人不通马者二十九处,宜增兵五百人为宜。”

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勋戚当中也并不全都是废物。

赵荣就是年轻勋戚当中,比较被看好的一个,这些日子,石璟负责京营,赵荣负责五军都督府,自然也做了不少的功课。

所以开口说出的话,还是比较有条理的。

这件事情,说起来还和太上皇出征有关,大军出征,边境防卫自然要随之调动,最主要的部分。百度*搜-索爱-好-中-文网

承平之时,边境的防卫基本上以守为主,除了几个关键的城池有重兵之外,其他各处隘口的兵力分布比较平均。

但是这些兵力,只能够应付小规模的阻击战。

既然大明要和瓦剌开战,那么就得防着瓦剌调集重兵,重点攻击其中一个隘口。

所以随着大军出征,边境的兵力也随之集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