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皇兄何故造反? > 第四十一章:处理政务

第四十一章:处理政务(3/5)

目录
好书推荐: 王妃她又给人算卦了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三国:开局签到克虏勃,雄霸天下 阴阳小道姑 又逢君 大唐第一熊孩子 签到从遮天开始 我能看到收益率 逃荒种田:带着千亿物资养全家 我的次元人生模拟器

愣,犹豫了一下道:“全部吗”

朱祁钰点头,道:“除了特殊直奏的以外,都先送到内阁票拟之后,再送过来。”

如今是正统年间,内阁还没有正式形成,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完全确立下来。

这个时候的内阁,还只是一个以备咨询的差遣,叫入直文渊阁。

至于票拟制度,更没有完全确定下来。

当初太祖皇帝废宰相,撤中书省之后,大量的朝务压到皇帝的身上。

太祖皇帝倒是受得了,可到了宣宗皇帝,就渐渐受不了了。

于是开始命司礼监参与政务,分担压力,同时也设立了内阁,参赞机务,不过重心还是放在司礼监身上,毕竟司礼监在内廷,随时都能帮皇帝处理朝政。

直到宣宗皇帝驾崩,三杨辅政之时,内阁的地位才渐渐提高。

由于今上幼弱,朝政几乎都是由三杨来处置,为了让皇帝同时能够学习到政务。

三杨通常会在奏章上写上大体情况和处理意见,到了皇帝这边,只需要批准或者不准就可以了。

大大减轻了小皇帝的负担,照准就行了!

但是这个时候,票拟还不是内阁的权柄,而是三杨作为辅政大臣的权柄,朝野上下也压根没有把票拟当做内阁的分内之事。

直到后来,司礼监坐大,不断有权宦闭塞圣听,朝臣和天子都意识到,在外朝和内廷之间,需要一个调和内外的机构出现,内阁才真正被赋予了票拟的权柄,甚至到最后,因为这个特殊的作用,逐渐力压六部,成为首揆阁老。

但是现在,内阁还远远没有这种地位,三杨病逝之后,内阁更多地变回以备咨询的地位,只能票拟一些琐碎的小事,票拟制度几乎被废除。

这次京师突然遭逢大事,上禀上来的奏折,基本上都是紧要之事,金英自然也是按着规矩,直接拿到了集义殿。

此刻听到朱祁钰说,要恢复票拟制度,金英不由得心中一震。

再三犹豫之下,金英还是道:“王爷三思,票拟之制,毕竟是三杨辅政之时的权宜之计,若是形成制度,恐会令文臣坐大……”

朱祁钰挑眉,看了一眼金英。

他确实没有想到,金英会说出这番话来。

应该说,金英说的一点都不错,票拟和批红,本身是皇权的范畴。

朝廷本就设有通政司,用来收纳奏章,上传下达,并不需要内阁来行使这个职责。

所以先送内阁,只能把票拟的权柄给出去。

如此一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