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历史军事 > 朕就是亡国之君 > 第二百零七章 群臣惶恐 京师非议

第二百零七章 群臣惶恐 京师非议(1/5)

目录
好书推荐: 千劫之刃 天灾疯人院 我做殡葬那些年 皇兄何故造反? 王妃她又给人算卦了 三国从单骑入荆州开始 三国:开局签到克虏勃,雄霸天下 阴阳小道姑 又逢君 大唐第一熊孩子

于谦这类的臣子,大明这个年代也不是孤例,比如王骥,以文进士封伯爵,乃是战功进爵,麓川三战封伯。

于谦的战力,若说真的和猛将厮杀,那自然不如石亨、杨俊这等善战之将,他的技艺都是土匪打出来的。

但也并非写酸诗、拿不动枪、上不得战场的胆怯之人。

京师之战后,于谦进了少保,若再有战功,那自然是少不了一个伯侯之位。

朱祁钰并没有在会议室多留,他在反而不方便军将们讨论作战计划,对于如何清剿燕山、太行山、勾注山里的匪帮,会议室爆发了极其激烈的讨论声。

明知道这些土匪流寇是大明的一块顽疾,为何不除掉呢?

不是不想做,是做不到,这些山匪们,经营太行山的营寨,已经超过了数百年之久,深居于深山之中,极难寻找。

但是这对手握百万大军的朱元璋,费劲儿吗?

他可是有里正的基层组织,找点土匪,还不是轻而易举?

这对手握京营精兵的朱棣,费劲儿吗?出塞作战打到外蒙去,对于朱棣都不在话下。

这土匪流寇为何如此难以消灭?为何他们经历了历朝历代,代代相传,甚至比一些王朝更加亘古?

因为土匪流寇的土壤,是游惰之民、末作之民。

这些失地的农民,交了地租,再缴纳藁税,还要应付乡部私求,掏出刀子火并,因为没什么组织,往往暴起杀人,最后落草为寇。

不解决游惰、末作之民的问题,想要解决土匪流寇的问题?不过是水中捞月罢了,今日打散了,明日立刻就有人啸聚山林。

最主要的是,需要一个行之有效的法子,来解决问题。

朱祁钰的农庄法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吗?

他只能保证自己活着的时候,让耕者有其田,让百姓安稳的待在土地上耕种,并且劳有所获,得到满足自己肚皮的粮食。

温饱?他连饱都解决不了,只能解决活着的问题。

但是只要能够解决了生死问题,这些游惰、末作之民是不愿意落草为寇的。

因为官军进剿,必然会死。

下农、游惰之民、末作之民在京畿和山外九州,已经达到了十之八九,这已经不是缓证而是急证了。

农庄法做不了什么,它能保证那些乡部私求的时候,百姓们能够打得过那些个乡部缙绅,知道该怎么拿起自己的刀子,反抗那群私求之人。

朱祁钰等了半个多时辰,得到了讲武堂战前会议的进军路线,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书页 目录
新书推荐: 嫡女重归 万历小捕快 江山风华录:开局从卖驴开始 江边的月亮 九州立志传 穿越大唐当股东 重生后白月光渣了所有人 大明:让你当锦鲤,你去当老六? 自驾到大唐,开局救助长乐公主 归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