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二章 医学(10/22)
模置备,把储藏堆满,就能确保元帅府有两万支以上的痘苗可用。
即使再打大仗,降军数目也就这么多,刘承宗早就发现这个时代战争的吊诡之处了。
刘承宗就没见到过比他更重视、更有能力为军队筹备粮草的对手,缺少粮草几乎是这个时代军队的通病。
他左思右想,戎马倥偬至今,除了他自己,遇到兵员与携带粮草比例最高的敌人,应该是白鹰子。
就是离开鱼河堡回家路上,那个抢完土围子被刘狮子射死的瘸腿贼头子。
不到二百的贼卒子,拉了三百多石粮,平均每个士兵携带粮食二百斤,在那之后好几年过去,刘承宗再没有见到那么高的比例。
在他看来,想要见到储备粮草超过白鹰子的敌人,那恐怕需要去京师周边才能见到了。
因为这个时代只有中央朝廷,才有能力为军队储备几个月的粮草。
除此之外,单拎出来一个总兵,就算有能力统帅三万大军,也只能挤一挤口粮,最后带着够三五千人吃一个月的粮草出来打仗。
而且未必将来的战争像这次一样,运气这么背,天花和战争一起来。
通常情况下,只是需要给降兵及新打下土地上的百姓接种,只要天花没有大规模流行起来,那么时间放缓到几个月也无所谓,有充足的时间来置备痘苗。
做完会议准备,刘狮子放心吹熄了灯,这才躺在榻上,看着帐帘透出天边的白光,带着回到西宁将六部完全建立的想法,沉沉睡去。
------题外话------
晚上好!
7017k
第2/2页)
好在河湟谷底今年的年景还不算坏,如果五镇农庄的收成不出意外,七十二万亩田地或许能收、买上三十万石原粮,经过加工后,大概能有二十万石上下的成品粮。
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正当刘狮子准备回帐中睡觉,营地外传来马蹄声,没过多久,归营的塘骑就带回了西宁府送来的信使和信件。
父亲刘向禹的两封回信到了。
刘向禹对此次战争的影响,令坐在桌案前的刘承宗耳目一新,也令他大感惊奇。
在他印象中,明末农民起义确实在前期风起云涌,以至渐进高潮,却又在突然之间戛然而止陷入低潮。
几乎所有的农民军都在这段时间里,要么兵败身死、要么避入山林、要么投降招安,以至偃旗息鼓。
过去刘承宗从来没想过发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