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臣要弹劾陈寒违法乱纪!(3/5)
严酷法律告诫官员,要廉洁自律。”
“陈寒承受龙恩深重,古今罕见,龙颜多次宽恕他对权威的挑衅之言。”
“未曾想他非但不感激,反而滥用职权,谋取私利!”
“一百万贯,那是国库十分之一的财帛。”
“如此贪婪之人,如不严厉处置。”
“怎能威慑朝中百官,树立公正!”
此刻的陈寒,竟未料到郭汝槐首当其冲针对的竟是自己。
他也瞬间领悟,为何郭汝槐在途中避而不视他的目光。
显然,对方早已策划好,打算揭发他。
尽管他一直认为自己冒死直言是一种勇气,
但面对这样的境遇,心中难免五味杂陈。
同样,他对朱元璋先前的言论有了新的理解。
朱元璋曾说,交出钱财是对他的最大庇护。
无奈之下,陈寒在拒绝的那一刻签下了字据。
起初,他对朱元璋的贪婪略感轻蔑,
但现在看来,身为皇帝的朱元璋,岂是他这等小人物能揣度的。
或许,朱元璋确实预料到有人会借此对付他。
也许真的有人会利用此事对陈寒构成威胁。
因此,朱元璋才会深夜造访陈寒府邸。
如此,陈寒便能免于无辜的指责。
就算那一百万贯是商人捐赠给皇上的,
只因他在街头许下的诺言,
商人们才赠予他这笔巨款。
皇上知情后,敏锐察觉到他们可能设局对付陈寒。
巨额财富一旦被定罪,
即便朱元璋内心多么不愿失去陈寒这位能臣,
多么需要他来敛财,做事。
在法律和众多文官的铁证前,陈寒难逃一劫。
于是,朱元璋选择了这个下策。
表面看,他贪恋那一百万贯,
实则救了陈寒。
陈寒明白这点后,回顾朱元璋的眼神,
终于领悟到那幸灾乐祸背后的含义。
还有一些微妙的细节。
昨晚,朱元璋一心想着取走那二十万贯,
而陈寒却拖延时间,试图私吞这笔钱。
当时朱元璋并未深究,
但现在看来,确实是陈寒不知好歹。
于是,陈寒懂得了朱元璋眼中戏谑的含义。
那意思仿佛在说:瞧你这小丑,压根不懂,我可不是图你财,我是护你周全。
陈寒对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