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0章 万世不息!(3/4)
推广简练服饰和便利发型的理由。”
朱林直视朱元璋,一字一顿。
朱元璋深思熟虑着他的话语。
铁花宋倩等人起初仅是随意倾听,到后来却慢慢抬起下巴,惊讶地凝视着朱林。
要知道,
这番言论,即便对这些女性来说,也是惊世骇俗,更何况那些儒学大师和学子们。
朱元璋陷入了沉寂。
因早年的经历,他信奉佛教多于儒家。
然而,
虽然佛教教义有利于个人修养,一定程度上也有助于社会稳定,但若广泛推行,百姓真的佛性十足,平心静气,接受天命,做事也会愈发懈怠,不久社会就会陷入停滞,这与朱元璋构建盛世大明的愿景背道而驰...
这些事物,他作为炎帝,接触的智者多了,探讨的奥秘多了,朱元璋的视野也变得辽阔无垠。
尽管他内心并不倾向于那些口若悬河的文士,但他深知要在大明这片奇幻土地上矗立起辉煌的秩序,并长久保持安宁,唯有倚仗儒家的智慧之道。然而,无人像朱林那样,对儒学进行过犀利的剖析与辩论。
毕竟,环绕朱元璋的智者多为儒门弟子,就算察觉到儒学的局限,也不会如朱林一般,从王权治理的高度对其进行不留情面的批判。
否则,岂不是自断生路?
那些儒学大师们,还指望凭借这些学说在帝王之前求得一席之地呢。
此刻,朱元璋聆听着朱林的话语,陷入深深的沉思。
朱林见父亲被触动,微笑着说:“父亲,世界本就多元,企图用单一理念统治一切者,都将消失无踪。诚然,在当前我们的工艺尚且落后时,治理民众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统一他们的思想,或把他们纳入某种狭小的秩序之中,人性得以约束,自然不怕动荡。”
“但随着工艺与各种思想的繁荣,您应当明白,为了国家永葆活力,必须确保新思想的源源涌现。一个缺乏思考者的国度终将消亡!”
“诚然,有些思想确实有害,对那些威胁江山社稷,内外勾结,乃至伤害百姓的邪思,需要管控。但对于其他有争议的理念,应在特定场所深入研讨,并让百姓参与其中,真理越辩越明,唯有如此,才能激发百姓的思维活力。”
“哲人只会诞生于民间,而非皇权之内!”
“假如一味遵循儒家教诲,将百姓驯化为温顺的羔羊,诚然,这对于王朝初建的数十年,乃至百年有利,甚至可以开创盛世。然而,一旦步入平庸或是衰败,百姓失去创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