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章陈宜山的老谋深算(2/3)
而,在外地的县长、县委书记们,来到胡台镇视察的时候,陈宜山书记才会一个劲儿的高捧程勇,把胡台镇的改变都归功于程勇的身上,把新到任的杨县长当成了空气。他这个一把手,一拉一踩,便让下属之间,心生了嫌隙。“陈宜山书记,对我还是不够放心啊!”程勇叹了一口气道。身在官场,总会有那么多的无可奈何。官场,不相信感情,也不相信眼泪。哪怕上一秒,程勇还在跟陈宜山书记在一起称兄道弟。但是下一秒,伤害自己最深的人,往往就是自己的兄弟。“你觉得,你在胡台镇的这些新政,可以在其他乡镇成功推行吗?”王垚丽询问道。对此,程勇的回答,还是一样的。若是把胡台镇的成功经验,照搬照抄,一比一的复制在其他的乡镇,自然也能诞生出第二个胡台镇。可若是,在学习胡台镇经验的时候,其他乡镇的镇长们,想要融入一些自己的特色,那就可能会把方向搞偏。程勇望着王垚丽,认真道:“你知道最大的难点在什么吗?”“自古以来,每一项新政的推行,都会面临既得利益集团的阻挠。”“咱们在胡台镇成功经验的核心是什么?不就是敌视商家,亲近消费者吗?”“那么,问题就来了,其他乡镇的本土企业家们,他们能够容忍吗?会不会抱团,以离开此地向当地的一把手施压呢?”王垚丽点了点头。此事,说起来容易,做起来艰难。目前,地方官员的只要政绩,便是在于当地大公司的数量,一旦真的亲近消费者了,对大公司狠狠的惩罚,大公司们都跑光了。那么,对于当届的一把手而言,甭说升职加薪了,会不会被停职写检讨,亦或者,干脆直接开除了,这其中的风险,谁能承担。再况且,就算有人拥有大毅力,要将程勇在胡台镇的新政,照搬照抄到自己的地方,也很难短时期见效,村超只有一个,第一个跟风的人能吃到螃蟹,后面的人只能吃灰。在长久的政绩不见起色的情况下,或许又有很多人,中途放弃了。想要让政府官员的思维模式,摆脱投资端的惯性,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情。……杨树成在和程勇等人分开后,便立即召开了全体镇长大会。这场大会,是在网上举行,杨树成通知了所有人,却唯独没有通知程勇。“我这么晚,把你们叫起来开会,想必,你们也能猜测到我的用意。”“今天,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