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家早膳(3/4)
以肉奶居多,牛羊肉或是白煮,或是烤灸,香味喷鼻。只是吃多了,未免肠胃负担过重。北地食水珍贵,当地人放牧为生,甚少洗漱。北地人性格豪爽,热情好客,崇尚武力,嗜酒如命……”虽然魏乾琅没有透露行踪,但从他描述的大片草原风光,游牧民俗的风俗习性,兼之考虑往返路程,赵思辰已经隐隐猜测出魏乾琅办差事的地方。天南地北到处跑,也从一个方面提现了,魏国国君,有很大的野心。赵思辰想到西大街两间铺子开业的事情,跟魏乾琅商讨道:“我已经给大庆城中叫得出名号的各户人家都送去了帖子,但总感觉还有一些做得不到位的地方——”魏乾琅一听,就知道了症结所在。他笑着说道:“既然是庆典,就应该有歌舞,要不然怎么吸引城中众人到来……”赵思辰眼神一亮,脑中霍然开朗。果然是这样!她忙问道:“你有什么好法子?”魏乾琅笑着说道:“大庆城的百花坊,你知道吧?”赵思辰点点头,说道:“魏国教坊司,颇负盛名。”魏乾琅说道:“教坊司,只有官宦之家或者大富大贵,才能去得。百花坊中,有一些卖艺不卖身的官伎。她们挂在礼部名下,归礼部管理。大庆城中诸多达官贵人,家中有喜事的时候,也会请百花坊的官伎上门庆贺。”赵思辰连连点头:“是的是的,特别是百花坊的官伎湛语儿,据说带着一点异域血统,又弹得一手好琵琶,寻常官宦,也难得见她一面。”魏乾琅微微笑着,说道:“官伎湛语儿虽然年纪不大,但是一手琵琶曲颇为精湛,名气蒸蒸日上。早些日子宫中娘娘生辰,召其入宫表演。圣上正好也在宴席上,听了湛语儿弹的一曲八面埋伏,获得了圣上一声好评——许多人,现在都想也听一听湛语儿再弹一曲——目前正是湛语儿名气大涨的时候。”赵思辰已经乐了起来:“请湛语儿过来,太难了。若是西大街的两间铺子,开业之日,能邀请到百花坊的官伎过来,势必能够引起不小的轰动。只是,你刚才也说了,教坊司的官伎挂在礼部名下,只怕不会随意应商贾邀约……”魏乾琅“唰”的一声,展开手中的扇子,“这倒不难。邀请大庆城百花坊官伎湛语儿的事情,包在我的身上。半年前,我出使吴国一应事宜,是礼部负责。因着我在吴国受伤,礼部尚书被降至侍郎,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