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花叶曾将花蕊破,柳垂复把柳枝摇;(5/6)
藩属国”;
藩属国指的是,名义上保有一定主权,实际上在内政、外交和经济等方面一定程度上从属并受制于宗主国的国家;
换言之,秦朝开始,大东就在学习宗主国——华国的方方面面,上至思想、下至习俗、礼仪;
所以哪怕到了今时今日,在很多地方,我们仍然可以看到日本传统文化有各种中国文化的影子;
但是倭奴国,它本身又不甘心只做华国的“藩属国”,每当华国政权交替,时局动乱,大东人总想过来掺和一脚;
“倭寇”一词,就是针对入侵中华国土的大东海贼而创造的“专有名词”;
大东之所以从古至今一直屡屡侵扰我国,是因为他们国土面积与地理环境比较恶劣;
与咱们地大物博的华国不同,大东的国土面积狭小,农业难以发展,唯一可以仰仗的唯有渔业;
古代那会,大东的资源是相当匮乏;
再加上岛国的缘故,台风、火山喷发、地震等自然灾害经常光顾;
进一步导致大东时常发生内乱冲突;
天时、地利都得不到,大东怎么能“人和”?
比起自己国土的那一亩三分地,华国的地理位置、天然优势简直是大东人梦寐以求;
旁边就是鱼米之乡、家财万贯,大东这个穷邻居天天心里打着算盘,像秃鹫一样等待机会,咬上华国一口;
所以大东对华国的三次侵略战争,就说明了这一切;
明朝万历年间的中日万历朝鲜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和近代的大东侵华战争;
大东的文化底蕴是极其繁杂,既混合了东方的儒家文化思想,又学习西方人文主义和逻辑理论,又把自己的神话故事与传统习俗结合;
最终造成了一个“三不像”;
这就造成一个非常奇特的现象;
大东人学任何东西都特别快,但它耐力很差;
大东文化很多很杂,但是并不专精;
大东人科技水平比较高,却没有自信心;
说白了,就是缺乏了“文化的根”;
因此,当大东发动战争,成为轴心国以后,长久积压的“不自信”找到了发泄的源头,把武器和暴力施加给了无辜的平民和妇女;
哪怕是轴心国里,大东也是最丧心病狂,道德沦丧的;
像英国、法国这种具有比较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西方国家,哪怕衰败了、落后了、经济不如昔日,他们从历史中汲取的文化底蕴还是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