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1章 十两银钞票(2/3)
茶石,而假钞使用的,是明棕……”
停顿了下,黄飞鸿躬身作揖道:“不敢欺瞒陛下,其实小侄闲暇之余,时常以绘制钞票为乐,绝无造假之心,纯属个人一点兴趣,故而对此比较熟悉,还请陛下明鉴。”
“不用这么拘谨。”杨漓月道:“朕知道,你私下里都称摄政王为叶叔,朕于你来说也是正儿八经的长辈,你且放轻松些。既然你发现有异,只管大胆说来。”
“是!”黄飞鸿接着道:“其实小侄调试过,茶石和明棕在色差上,可以做到微不可察,但还是有细微差别,只是对常人来说,肉眼难以分辨,只是碰巧小侄专精此道,又对纸钞颇有研究,这才觉得有异,所以小侄且试了一试……”
说这话,他点燃桌上早已备好的两个酒精灯,又跟杨漓月要过一张被他说成假钞的十两银,加上来自亚美那张真钞,两手各一纸币,在火光上翻转熏烤着,同时开口解释:“明棕有遇热色调加深的属性,故而,在加热之后,变化会比较明显。”
十分钟左右的功夫,黄飞鸿将两张纸钞再度呈上:“陛下,请过目。”
杨漓月面沉如水接过带着热度的钞票,这一次,其中一张钞票的颜色明显深了些许,不说有多夸张,若无对比,或许还不觉得什么,仔细对照一下,就会发现有细微,但不到难以察觉的差别,然而同样是十两银钞票,一张有变化一张没有变化,已经十足说明了黄飞鸿的判断没有出错。
先前那十几张十两银钞票确实是假钞!
叶繁再度拿起了一张假钞,仔细端详,神色愈发凝重。
说实话,假钞不稀奇,人为财死,铤而走险的人多了去了,便是在银票时期,票面上明明白白印上伪造者死的字样,同样止不住有人铤而走险。
但限制于技术水平,大靖自纸币问世以来,也出过的几起假钞案件,那些假钞基本都是一眼就能看出假来,最厉害的仔细分辨一下也能识出破绽,也就是借着商家忙碌或掌柜东家着实粗心,没有仔细辨别才得以成功。
但手上的这些不一样,竟连水印标记等一些防伪手段都成功复刻,叶繁相信,就算拿给经验丰富的钱庄人员,他们也未必能一眼识别这些钞票。
市场上出现了能够假以乱真的钞票,这问题可就大了!
“你发现了多少假钞?”叶繁沉声问道。
黄飞鸿道:“我将其中一个收银柜台上的十两银钞票全拿走了,共两百三十二张,一一查验,有假钞十四张。”
虽然比例不高,但仅仅几百张的抽查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