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安可诬一世之人(2/3)
“寒门之中也有精英,可上升渠道却被世家所垄断。”
“于是,李世民亲自颁发了一道诏令:不论门第,不论新故,不论华夷,不论士庶,只要你品行无碍,才学出众,你就能来我这里找到一份工作。”
“李世民这一诏令直接打破了士族对上升渠道的垄断,再加上科举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大唐朝中开始涌现出一部分寒门贵子。”
“如贞观宰相马周,他就是寒门出身,早期一直不得志,后来偶然间被李世民发现,这一下子就不得了了,到了贞观十年后,房玄龄杜如晦等能臣相继过世,马周成为了他们的接班人。”
“所谓上者劳人,中者劳心,下者劳力。”
“李世民绝对是人上人,他善于放权给手下大臣,知人善任,用人不疑。”
“所以,贞观年间的事情虽然棘手,但有着大量人才的李世民没有过劳而死。”
“这一切皆是李世民从隋文帝杨坚身上吸取的教训。”
“隋文帝杨坚是一个宁可把自己累死也不敢轻易放权的主子。”
“不肯信任百司,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神苦形,未能尽合于理。”
“这句话将杨坚用人的缺点暴露得淋漓尽致。”
“但放权不等于放任,李世民也会时不时地敲打一下手下的大臣们,敲打完后又会给他们一些好处。典型的打一巴掌再给一个枣吃,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胡萝卜加大棒。”
“李靖、尉迟恭、李世勣、房玄龄等开国元勋,从龙之臣都被李世民这么关怀过。”
“贞观四年,李靖平定东突厥,立下不世之功。”
“本来怀着满腔热情来长安接受嘉奖,结果被人参了一本。”
“参他的那个人是温彦博,说他纵容手下掠夺钱财,犯了军中大忌,这一下让李靖冷汗直冒,惶惶不可终日。”
“却不知,李世民是因为李靖功劳过大,担心他居功自傲,这才让温彦博参了李靖一本。”
“试问,李靖已经取得不世之功,势头正盛,温彦博又怎会在这个时候去得罪李靖呢?背后没有李世民的授意,很难令人相信。”
“李世民见到李靖,将他狠狠地训斥了一通,然后让他回府反思。”
“过了一段时间,李世民觉得敲打得差不多了,于是又将李靖召到宫中,开始嘉奖于他。”
“这一下就让李靖对李世民感恩戴德,但同时也对李世民产生了浓浓的戒备之心,所以,后来除非有战事,否则李靖一直都呆在府中,安安心心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