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白袍将军(2/3)
的一个城市,战略意义十分重要。”
“面对唐军的到来,高句丽将领高延寿、高惠真,率领二十五万人马来阻击唐军,历史上著名的安市城之战,就此打响。”
“在这一战当中,薛仁贵身穿白袍,冲锋在前,所向披靡。”
“正是因为他的出色表现,使得唐军更加英勇,最后大败高句丽守军。”
“这一战之后,李世民还特地召见了当时还只是普通士兵的薛仁贵。”
“除了赐给了薛仁贵大量的财物之外,还将他升为了游击将军。”
“唐朝这次征讨高句丽,虽然大胜而回,但因为气候原因,进入冬天后,唐军不得不暂时退回境内。”
“回到长安后,李世民想到薛仁贵在战场上的英勇表现,便直接升薛仁贵做了右领军中郎将,负责守卫皇城。”
“在这次征讨高句丽之后,李世民因为年纪越来越大,身体也越来越差,已经无法再自己领兵外出征战了。”
“所以接下来的几年里,一直到李世民去世,唐代都没有再发动什么大型战事,几年之后,李世民去世,太子李治登基。”
“到了李治时代后,薛仁贵依然受到重用。”
“而且,随着很多开国武将渐渐老去,薛仁贵在军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高。”
“李治对其更是极为信任,每次出行,必然都是薛仁贵领兵护驾。”
“就这样,连续给李世民、李治两代人,守了好几年大门之后,到了公元658年,薛仁贵终于再次领兵,参与对外的战争。”
“这一次,唐代的敌人,依然是高句丽。”
“只不过,这次战事,距离当年李世民征讨高句丽,已经过了十年之久。”
“而且,上次大战,薛仁贵只是一个小兵,直到战争后期,才升为游击将军,而这一次,薛仁贵则是升任为唐军副将,直接参与战事的指挥。”
“在这次征讨高句丽的战争当中,薛仁贵依然表现得十分出色。”
“在贵端城大破敌军,斩首超过三千,横山之战,生擒高丽大将温沙门,黑山之战,大破契丹,生擒契丹国王阿卜固。”
“这次征伐高丽,虽然依然没能直接灭掉高句丽,但却让高句丽丢掉了大量地盘,自此彻底一蹶不振,而薛仁贵,也因功被封为左武卫大将军。”
“左武卫大将军这个官职,在唐代初期的时候,那可是相当重要的。”
“唐代大军,一共分为十二卫,每一卫各有一位大将军。”
“相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