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八 祸乱江淮(2/3)
为了这个,借老乡人头充军功的事都干的出来,更何况真是从过贼的,杀了也不算冤枉。
靠着劫掠村镇,余人彦的兵力除了增长的极快以外,最要紧的是,达到了糜烂地方的目地。
贼过如梳,兵过如篦,官过如剃。
余人彦所代表的贼过一波。
福康安、李可秀所代表的官军一波。
村镇受难后,衙门里的官老爷派人来重整地方,纳捐纳税,这又是一波。
你方唱罢我登场,齐心合力,算是把这三场浩劫给凑齐了。
接连三场搜刮,可谓是刮的地方上天高三尺,说句民不聊生都是轻的。
侥幸没有没于三场灾祸的百姓眼见没了活路,把心一横,干脆揭竿而起,拿着柴刀铁叉,就地转职成了义军或是盗匪。
这些义军或盗匪都是半路出家的穷汉,战斗力不出意料的弱。
但他们也有优势,都是自小在附近长大的地里鬼,胜在熟悉本地道路,也有群众基础。
因为熟悉地形,不好搜剿,属实是给福康安和李可秀所代表的清庭地方造成了许多麻烦。
单是沿途军需上,就不知道给福康安扯了多少后腿。
余人彦这边兵源来的简单,但是兵甲不附,训练也跟不上,所以消耗的也得快。
不过流寇自古就有一套独特的练兵方法,余人彦自不会玩什么特立独行的把戏。
流寇者,大浪淘沙,去芜存菁,只要几仗下来不死,裹挟来的普通青壮也就成了可用的老匪,可以补入核心力量。
流寇嘛,装备不行,优势就在于一个韧性强。
只要核心的精锐老匪还在,不管多大的损失,过不了多久,都能再次重整旗鼓,甚至兵力更胜往昔。
破坏远比建设要容易的多,这就是破坏者的优势。
算起来,余人彦账面上兵力起伏不定,没个准数,可真正的可用之兵,却是稳步增长。
每战,余人彦都会派恢复了武功,但服了慢性毒药的血刀老祖带人做督战队。
但凡有敢无令后退者,一律格杀勿论。
血刀老祖心狠手辣,不要说手软,杀起人来连眼都不眨,青壮们就没有不怕的。
往回跑,肯定得死在他的督战队手里,百分之百要死,反倒是往前冲,还有死中求活的一线生机可以搏一搏。
前狼后虎,裹挟来的青壮往往是一边骂着血刀老祖的上下直系三代,一边咬牙往清军队伍里冲。
两个月下来,福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