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朝堂风波(9)(2/4)
扶着老太监的手,似乎不这么做,她的身子很有可能就此倒去。
赵宣来到了青云门口,看见外面许多朝臣,他一副虚弱的模样说道。
“诸位爱卿,这么晚前来,可是有事?”
听到太子殿下这句话,在场的那些官员也顾不得先观察太子的面色,当时就有两三个**品的小官站了出来。
“下官御史台御史郭永珍,下官听闻太子殿下似乎要让方全荣进宫讲学,方全荣乃是方清国的好友,这二人狼狈为奸。殿下,可千万不要让这么一个心思不纯的人进入皇宫而危及我大秦江山社稷的安危。”
这人话音落下,又有一人站了出来,照例也是一番自报家门之后才说道。
“现在,方清国已死,但是他的那些罪责可是确凿无疑。尤其刑部还拿到了方清国的认罪书,这份认罪书上,有方清国的亲自签名,还有手印盖章,这件事做不得假,所以下官请求太子殿下立刻捉拿方清国的门生好友,以防这些心思不轨之人,酝酿出更大的阴谋。”
此人的这番话,在得到了许多文武官员一致好评的同时,又有一人站了出来,照例还是先自报了姓名之后才说道。
“下官身为御史,本就有劝谏之责。方清国本身心思就不单纯,他所做的罪状更是一桩桩一件件的都摆在那里,这都不对他进行走访,而且还招他的好友进宫讲学,于情于理都不合适。如果太子殿下真的一意孤行,那在下这个官不做也罢。”
于是乎,青云门外跪着的那黑压压的一群人,有不少都以辞官不作的名头开始了威胁。
躁动逐渐地蔓延,一直到五六品的那些官员也纷纷出来说话。
在场的可有不少是文官,起初的那些**品小官说得还比较直白,直接说出了自己的目的和想要皇帝做出的反应。
但是那些五六品的官员说起话来可就文绉绉了起来。
他们引经据典说起了前朝如何覆灭本朝,一些不听大臣劝谏,直至国家陷入危难之中的例子。
最后含蓄地表达出了自己想要皇帝做的事情,最后的最后表示,如果皇帝不亲自己这番言论,这个官不做也就罢了,与其看着国家在太子的手中日益衰亡,还不如就此离去,眼不见心不烦,一了百了。
伴随着青云门外的呼声越来越高,站在青云门口的太子却一句话也没说。
就见下方那些官员呼声越来越激烈的时候,太子殿下忽然用手捂住了自己的胸口。
由于现在已经入夜了,整个青云门两边的道路上也就只有十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